3)第353章 察举 赀买 考举_大汉第一太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获得任用的官员,随便拿出一个人,也都必然是垂名青史,令后世人如雷贯耳的史前巨擘。

  ——汉文帝元年,举贤良方正贾谊,聘为博士,迁太中大夫!

  ——汉文帝四年,举贤良方正晁错,任为太常掌故,兼太子舍人、门大夫!

  ——汉武帝建元元年,举贤良方正公孙弘,聘为博士!

  作为‘贤良方正’群体的代表人物,贾谊贾长沙的大名,自是垂名青史;

  《尚书》博士晁错,以景帝学师之身,在景帝朝官至御史大夫,位列三公,更凭一己之力推动《削藩策》,一举戳破了‘宗亲诸侯’这个毒瘤,直接引发了景帝朝唯一一件巨大政治事件:吴楚七国之乱。

  至于猪倌丞相公孙弘,更是四十岁开始读书、六十岁才被征辟为士,成为了武帝刘彻一朝,仅有的一位手握实权的汉相!

  从这一个个即便纵观青史,都享有极高声誉的人,就不难看出‘贤良方正’这个群体,对封建政权究竟意味着什么。

  ——与后世三国时期,‘卧龙凤雏,得其一可安天下’一样:在汉室,能被征为贤良方正的人,只要出现一个,就能保天下三十年安稳;出两到三个,就足以推动一场旷古绝伦的太平盛世!

  而这,也正是过去十几年,自汉室鼎立至今,都从未曾有一个人,能被汉家朝堂征辟为‘贤良方正’的原因。

  贤良方正的选拔条件,实在是太过于苛刻了······

  苛刻到了只要被选上,就基本能直接按‘准三公’,甚至‘准丞相’培养的程度!

  举个非常具体且直白的例子。

  ——四年前,尚未太子的刘盈储位动摇;

  为保刘盈储位,太后吕雉托留侯张良亲身前往,自商山请来了四位避世老者,也就是世人常说的‘商山四皓’。

  而这四位老者,便是曾被先皇刘邦征辟为‘贤良方正’,点头就可以出任二千石级别的博士,并被默认为九卿备选,最终却委婉拒绝征辟的人。

  在过去几十年,经历秦末混战之后,有资格成为‘贤良方正’的人,不是早就成为了汉室天下的中流砥柱,便是死在了秦末战火当中。

  即便是侥幸得存,又没被收入汉室体系中的能人,也大都藏进了深山老林中,过起了‘隐居避世’的悠闲生活。

  甚至再退一步,便是即没死在战火中、又没被纳入汉室体制,且没藏进深山老林做‘隐士’的,也未必就会答应汉室的征辟。

  君择臣,臣亦择君

  对于‘贤良方正’这个群体,汉室中央不单要安车驷马去请着、二千石以上的官职备着,同时还要随时准备好被拒绝,以及被拒绝之后,依旧毕恭毕敬给人送回去的准备。

  青史之上,这样的人也不绝于耳。

  ——太祖刘邦一朝,是商山四皓;

  历史上的刘盈一朝,是荀子门徒浮丘伯

  请收藏:https://m.xcshu.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