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十章 入长安_晋坞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像待晋人一样对待杂胡和氐羌,那么我的部属哪怕饿肚子,也要跟着使君一起饿,又怎么会把长安送人呢?”

  桓景沉默片刻,只说:“若是足下的部众都能做晋人,那么我也自然会像晋人一样对待他们。”

  两人接着前行,检阅部队,而待部队检阅完毕,游子远带着军队驻扎城外,而新军则开始了入城的仪式。

  一路上,长安道旁挤满了围观的人群。虽然两年未见王师,然而民众也未必很怀念王师,只是怀念过去的太平时光——元康年以来已经二十几年了。

  自从齐万年之乱以来,长安没有一天安宁日子,八王之乱中长安被两度攻破,后来作为司马邺的首都,又被刘曜两度攻破。而在刘曜窃据长安以来,氐羌的侵扰,无休止的征兵,还有去年的蝗灾和饥荒,都让百姓苦不堪言。

  如今见新军入城军纪肃然,还有小卒当街发放胡饼,市民都高呼万岁。

  但是桓景心不在焉,而是反复琢磨着游子远的话,心里半是安心,半是不安。

  安心是因为这些留守长安的军队,背叛刘曜是有充分理由的,并不是为了羊献容的一己私情。长安守军自发地控制了城中的匈奴人,这就说明,他们和刘曜的矛盾是不可调和的。若是刘曜回军,说不定还能为我所用。

  而不安,则是因为更长远的事情:自己如何能够让各族裔的部众,都为自己效力呢?自己真的能做到一视同仁吗?或者更黑暗一点来说,自己真的有必要做到一视同仁吗?

  自己有没有先例可依呢?这些桓景想了很久,张华留下的资料,他都快翻烂了。

  在原时空历史上,晋末以后关中各族并立,征战不休的乱象,先是在石虎入关中,诛杀刘曜的子嗣后,方才暂时安定。石虎之所以能威服关中,靠的是两个策略,杀戮和徙民。杀掉敢于反叛者,并将关中的氐羌迁徙到中原去。

  但是,代价是什么呢?

  有杀戮,就会有叛乱。在石虎在世之时,关中就几次叛乱,先是在石虎刚刚夺位之时,关中响应了石生的叛乱。接着,石生部将郭权再反,京兆、新平、扶风、冯翊、北地皆应之。后来的梁犊之乱,万人起兵,不过两个月,关中群起响应,一直打到洛阳城下。

  值得一提的是,在平定梁犊之乱时,老将姚弋仲、蒲洪,小将冉闵得以大出风头。在石虎死后,这些人会把后赵的遗产尽数瓜分掉。

  石虎不能学,石虎不可学。

  那么有没有平和一些的方式呢?

  到了苻坚之时,关中再一次得以安定。苻坚用王猛,才提出了“黎元应抚,夷狄应和,方将混六合以一家,同有形于赤子”的口号,至少在庶民层面,看似关中各族勉强安定于一时。

  但是,代价是什么呢?

  代价是虽然庶民阶层得以一视同仁,

  请收藏:https://m.xcshu.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