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458章 怜香惜玉王尚书_大明:想做小地主,被逼登了皇位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少。

  ……

  周一,早朝。

  秦邵听着下面一帮群臣的汇报。

  张璁汇报的情况是内关外放的情况,就是将京官放到地方去锻炼的问题。

  特别是言官必须有地方工作经验,不能要些什么都不懂,只会夸夸奇谈,考言语博出位,成为政治攻.击工具。

  因为先前很多京官外放,京城的很多职位就空了出来,不少表现优异的地方官被抽调上来,被抽调上来的人,很多有地方经验,说起问题有理有据。

  不仅仅是朝中大员,就是秦邵从这些官员讲解中也了解了不少大明很多不为人知的方面。

  这种调动不仅促进了中.央和地方官员队伍的流动,也避免官员的僵化,对朝廷来说真是活跃了血液。

  再加上如今的官员年轻化了许多,秦邵觉得这上朝也有意思了很多,毕竟任何时代年轻人的想法还是超前的。

  当然,当中也不乏热烈的讨论,有时候讨论激烈的时候甚至会争辩得面红耳赤。

  张璁先前提议有能力的举人可以根据能力破格做官,就引起了很大争执。

  朝堂不少人表示反对,认为他们都是经过十多年甚至几十年寒窗才取得进士,有了做官的权利,凭什么那些举人考不上进士就能做官?

  当然也有赞成者的,一般都是跟张璁一样经过多年科考才中举的。

  同样的经历,他们更能体会进士考试虽然公平,但是也不乏一些人只会考试,且先前的考试很多注重书本知识,且因为一些官员对某项的喜爱,不少人投其所好才得高分,并非实际能力。

  一个人能考中进士,证明其在读书方面是不差的,做官应该也是可以的。

  张璁就觉得自己考中进士,后来就是估计投那些考官的喜好才成的,即使他考中进士,很多事情也能做好。

  总之,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最后只能秦邵来裁决。

  这种事情秦邵前世也听过不少讨论。

  在他们那个时代,经常讨论重点大学的学生是不是一定比一般普通院校的大学生能力就强。

  这种事情其实就是概率问题。

  不可否认,普通大学的学生中不乏有震能力的,重点大学的学生也有只会读书考试,到了社会工作中能力并不是很足。

  但什么时候都不可能做到真正的公平,至少从佣人角度来说,有那么多重点大学学生可挑选,没必要耗费那么多精力成本非要从普通大学生中挑选佼佼者。

  很多时候一个人真正的能力并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表现出来的,伯乐也不会永远都看不走眼,所以,没必要为这种事情太过于较真。

  更何况在前世,人口基数大,人才太多,自然也就先从重点院校挑选。

  如今的大明情况也是一样!

  虽然每年的进士录取率并不高,但总体上这个年代的人数还是比较少的,很多时候需要不了那

  请收藏:https://m.xcshu.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