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百五十五章 野村寿夫的愤怒_抗战之老兵重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对不起啊,刚刚发错了,实在抱歉!)

  这场战斗,最终还以是独立营的胜利而告终。

  尽管现在刘成不在,但是田六娃和高远却也没有因此而出现大的纰漏。

  这并不是为了彰显刘成的能力比高远和田六娃强了多少,而是因为他是独立营的主心骨,有他在,独立营从上到下的所有人都会感觉心里有底,不管面对什么样的敌人,都坚信一定能够获得胜利。

  这并不是所谓的个人英雄主义,而是种精神核心的巨大作用。

  在那个年代,尤其是在红党的队伍当中,这种以某个人为精神核心的现象并不少见,尤其是在东北。

  一支队伍的所有战士因为崇拜某个人,而产生一种特有的凝聚力,而这个人,就是这支队伍的核心。

  就像是后来的全国人民都疯狂的崇拜一个伟人,如今的现代人全都极度迫切的想要获得那一张张印着那个伟人头像的红色纸张一样。

  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正是因为当时我党的情况比较危机,对于很多的事情根本无瑕顾及。

  特别是在东北,由于日本人的不断破坏和清剿行动,让很多队伍都无法及时与上级组织取得联系。

  而且这种情况,从现在开始不但不会得到丝毫改善,反倒是会越来越严重,直到最后彻底与上级组织失去联系。

  那个时候部队的种种制度、纪律都还没有彻底完善,一支队伍的指挥员想要提高部队的战斗力和凝聚力,唯一的办法就是让他们对自己产生由衷的敬佩,甚至是崇拜。

  刘成本身就是独立营的营长,手中的兵员数量已经快要超过一个旅的标准配置了,想要做到这一点,难度自然更大。

  想要带好这些战士,没有真正能够“震”住他们的本事肯定是不行的。

  “以身作则”这四个字,绝对不是说说就行的。

  而且刘成所有表现出来的一切都完全得到了所有战士的认可,刘成在他们的眼中,还真就是无敌的存在。

  对此,刘成自己也感觉到十分欣慰,并且认为这件事情更是根本就没有任何不妥,也更加不需要改正。

  一名指挥官如果不能在战场上获得胜利,那其中一定有一部分原因是没有真正成为这支队伍的精神支柱。

  不管是哪一个人,只要是身处在指挥员的位置上,都必须能够得到所有战士的认可,否则这支队伍必然会缺乏凝聚力。

  这样的队伍,一旦遇到硬仗,是很难获得胜利的。

  独立营现在之所以能够拥有这样的战斗力,除了严格到近乎严苛的训练之外,就是因为有着以刘成为中心的凝聚力。

  而且,如果没有那些防御工事和雷区的话,这一次五斗乡还真不一定守得住;毕竟野村寿夫这一次集结的队伍战斗力的确足够强悍。

  可是现在,别说是两支实力强劲的伪军和一支

  请收藏:https://m.xcshu.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