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五十六章 鬼子的特战小队_抗战之老兵重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枪为例,在一百米的距离上能穿透六毫米的钢板,试想一下,哪个钢盔有六毫米厚?就算有,又有几个脖子能抗的住?

  所以,当时日军的钢盔主要作用是用来防弹片的,而不是挡子弹,不过如果子弹打的比较偏,也会擦着钢盔飞出去。

  刘成在看到对面那些日军士兵头上钢盔的瞬间,就意识到了这不是原本的驻军。

  因为在那个时候,日本在东北的驻军并不会带钢盔。

  鬼子的钢盔缺点诸多,其中在东北体现的相当明显。

  当初在九一八之后,鬼子开进黑龙江的时候,遭到了马占山部的反抗。

  当时的日军头上就带着钢盔。

  一场江桥战役打下来,战死的日军不过三百余人,但是减员却超过了两千五百人。

  其中的罪魁祸首便是头顶的钢盔!

  众所周知,东北,尤其是黑龙江的冬天,用滴水成冰来形容一点儿都不夸张,而且那个时候还没有出现全球气温变暖的情况,冬天的气温更低。

  鬼子在行军打仗的过程中难免会出汗,汗水闷在钢盔之中散不出去,没一会儿的工夫就会跟钢盔冻在一起。

  有些鬼子想要用温水浇钢盔来融化,却只能拿下来一层头皮。

  晚上睡觉的时候,鬼子的营房里一片哀嚎之声。

  除了战死那三百多人之外,剩下的两千多全都是被这钢盔给拿下的。

  所以从那时开始,鬼子一般只戴那种脖子后面带“屁帘儿”的帽子,就算要戴钢盔,也是戴在帽子外面。

  现在突然出现这么一支戴钢盔的队伍,不用想也知道他们是从其他地方来的。

  而这个地方,很可能就是鸭绿江对岸。

  战斗还没有开始就有一名士兵被打死,渡边雄顿时吃了一惊。

  他没有想到,在这样的距离上,对方竟然有人能做到一枪命中头部。

  如果不是运气使然的话,那么他就要重新审视一下这支由老百姓组成的反日武装了。

  不得不说,这一次刘成还真是运气使然。

  不过却与刚刚那一枪无关,因为他的枪法加上倍光学瞄准镜在二百多米的距离上将敌人爆头并不奇怪。

  说他运气好,是因为渡边小队还没有来得及配备德国造的冲锋枪!

  毕竟这支小队只是鸭绿江对岸的日军大本营组建的,而不是陆军军部,否则的话早就配齐装备了。

  步枪对步枪,少年营的战士并不吃亏。

  刘成有足够的子弹去为他们提供训练的条件,而且还是借鉴了现代的训练方式。

  所以,尽管这些战士训练的时间不及日军士兵,但只要能够克服紧张和恐惧等心理因素,是完全能够与对面这支日军的射击水平相媲美的。

  在刘成开枪之后,阵地上顿时枪声大作。

  很快刘成便发现,少年营这些战士的战斗力与日军士兵之间依旧存在着不小的差距。

  其中最明显的,也是刘成在开战之前最担心的,便是心里素质。

  他发现很多战士在战斗开始之后,面对耳边响成一片的枪声和头顶四溅纷飞的流弹都出现了胆怯的表现。

  如果一名战士在第一次上战场的时候出现怯战的情绪且没能克服,那么以后这种情绪便会极难消除,甚至永远会带着这种胆怯,直到某一次死在战场上。

  打仗不是游戏,没有“苟到决赛圈”这么一说,不敢拼命,那么,你的命就是敌人的!

  请收藏:https://m.xcshu.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