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百九十八章 袁刘之交_三国从单骑入荆州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我的意思。”

  刘琦虽然是笑着说的,但说话时候的态度坚决,杨弘知道在这继续跟刘琦纠缠是没有结果的。

  本来就是己方目下有求于刘琦,现在人家提出要求也无可厚非。

  杨弘再不迟疑,遂向刘琦告辞。

  杨弘走后不久,张允前来面见刘琦。

  “伯瑜,你找我?”

  刘琦示意张允坐下,道:“兄长知道吧,我昨天已经命人下达严令,各郡各县将镇西稻种统一控制起来,禁止外流。”

  张允忙点头,称赞道:“此事我自然知晓,君侯此策甚是高明,镇西稻种乃我军之根基,有此物在手,我荆、益之地便可永立于不败之地……君侯真乃旷世之英主也,远见卓识,着实是令人叹服……”

  刘琦伸出手,停止了张允的吹捧。

  “我有件事让你办——急事!”

  “什么事?君侯只管吩咐!”

  “我会在全境禁止镇西稻种的外流,但在长沙的益阳,与荆蛮的互市上,我想在流通一些镇西稻的稻种……这事靠你了。”

  张允一开始有点没太听明白:“君侯不是已经将镇西稻的稻种禁了么?这在互市上又该如何流通?”

  “黑市、黑市交易,明白么?”

  张允呆愣楞地看着刘琦,半晌方才反应过来:“黑市交易,为何要交给咱们卫士署处理?”

  刘琦似笑非笑地看着他:“正因为是见不得光的交易,才交给你们去办,不然呢?我让各郡的郡守和县令去操办不成?”

  “是、是!君侯说得是,可是末将不明白,要将稻种打入黑市,为何偏偏要选中益阳的互市?”

  刘琦眯起了眼睛,道:“因为那里,离近扬州,而且荆南之地离南郡中枢较远,孙氏在扬州,若是想做些什么动作,第一选择必然就是益阳。”

  张允吃惊地道:“君侯是想将这些稻种传到扬州去?万万不可,如此岂不是便宜孙氏的那帮贼子!”

  刘琦的嘴角扯出了一丝笑容:“传过去倒是可能传过去,但好不好用却是另一回事了。”

  张允有些不解地道:“什么意思?”

  “兄长可知春秋时期的楚人文种?”

  张允点了点头道:“自然知晓,此人乃是越国大臣,为越国灭吴献上九策,功劳赫赫……君侯你说他作甚?”

  “兄长既然知道文种,又何必害怕稻种外传?古人先贤不是已经给我们做过榜样了么。”

  ……

  杨弘快马加鞭地赶回了寿春,向袁术提出了刘琦的要求。

  针对刘琦让他出兵拿下豫州的事情,袁术颇为惊异,因为他看不到这件事中对刘琦有什么好处。

  但阎象却指出了刘琦在当中的利处。

  “以陛下为首的宗室朝廷,眼下的大敌乃是袁绍,一旦两方对垒,刘琦必要全身心地对抗袁绍,没法分出多余的心思抗衡旁人,而曹操毫无疑问很有可能成为袁绍最强大的臂助,刘琦让袁公去攻豫州,就是为了让曹操对宗室与袁绍之争插不得手。”

  袁术捋着须子,认真地思考了起来。

  “刘琦拉本将为其盟友,寻机击溃袁绍,此乃常理,倒也是无可厚非,只是这豫州到底是打还是不打?”

  阎象慢悠悠地道:“曹操如今的势力渗透到了豫州境,但也仅仅只是限于豫州北境,而且时间太短,掌控力量不强,他若是真要往徐州去,后方没有多少兵将,将军一鼓作气,拿下豫州,乃是正理!更何况,豫州的汝南郡乃是将军故土,袁氏在那里的声势甚隆,汝南人口又多,袁公一旦入了豫州,则势力必将大增,我们眼下犯愁的也不过是军粮而已,但如今刘琦既然愿意提供给将军粮秣,我们有此良机,又为何不为呢?”

  请收藏:https://m.xcshu.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