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六十七章 最强的兵源是山越_三国从单骑入荆州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撵的满山乱窜,三角裤都顾不上穿。

  刘备更是直接被手下的丹阳兵从徐州赶了出去。

  孙权就厉害了,基本上每年手下的丹阳人都要造反一次。

  而如今,刘琦想招募的,更是丹阳郡中,最具有反叛意识的山越。

  这当中的风险系数,自然是不言而喻。

  但刘琦就是想试试,人活一世,总得做点旁人不愿意做,或是不敢做的惊天动地的大事才精彩。

  不过若是想在丹阳郡本地招募山越,刘琦先要想办法搞定了陶谦才行。

  ……

  陶谦夜袭荆州军营,并没有达到自己想要的效果,眼下颇有些惆怅。

  他按照许耽的建议,与宛陵县的吴景联合,回防于淮水之边,在那里安营扎寨,与宛陵城的本地兵马呈犄角之势,防备荆州军来袭。

  而也就是在这个时候,陶谦在丹阳郡老家的两个儿子,被人带到了他的大营中。

  陶谦的两个儿子,分别叫做陶商和陶应。

  身为名士陶谦之子,他的这两个儿子自然是从小就接触五经之学,并在陶谦的运筹下,成功的进入了雒阳太学,并在太学的毕业考试中顺利的考中科甲,任为补郎,下方到地方历练,

  两个孩子只等被举为孝廉后,便可再重新进入雒阳三署郎中,等待真正当官去往地方就任。

  但世事多变,这两个本应有前途的孩子,却被性格倔强的陶谦给耽误了。

  中平二年,陶谦随张温讨伐北宫伯玉回返雒阳后,曾在百官宴席上当众羞辱张温,

  张温表面上并不怪罪陶谦,且没有对其予以行为上的报复,但不知为何,陶谦的两个儿子自中平年间至陶谦前往徐州任刺史的这段期间,在地方就任补郎后就一直停滞不前,无论是怎么使门路,或是努力干出多少政绩,就是在本郡拿不到孝廉的名额。

  其实有心的人,稍稍仔细想想,便能猜到是怎么回事。

  两个孩子耽误了好几年,最终在董卓乱政,天下纷乱后,陶家二子也只能是返回了丹阳老宅,闭门苦读,继续研究经史之学,远离政坛之争。

  陶谦俩儿子的前途,算是被他爹在无形中给坑了。

  然如今,天下时局有变,陶谦就任了徐州刺史,凭借丹阳兵压制了地方的豪强势力,成为了徐州的第一大佬,而雒阳太学被废,陶氏子弟想要出仕,已经不需要再走当初的老路子了。

  而且,在这种特殊的时局和背景下,陶谦下一步除了要继续招募丹阳兵扩充军事实力外,也需要家族的人进驻徐州帮他掌控局面。

  不消多说,陶家的这两个儿子自然就是目前最好的选择。

  陶谦需要陶商和陶应来徐州帮他的忙。

  将自己的想法对两个儿子说了一遍后,却见陶谦对其长子陶商道:“商儿,为父前番攻荆州军不克,想来荆州兵不久之后必来报复,南蛮营悍勇不在丹阳

  请收藏:https://m.xcshu.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