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十九章 大明朝的政治规则(二)_闲臣风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凛,是的,他是不太理俗务。可是,如果任由知事所的人来县衙抓人,传出去,名声扫地不说,自己这个县太老爷的威严也荡然无存了。

  他喝道:“石知事,周楠说得是,这事本县已经判决,你休要胡搅蛮缠。”

  石千石本周楠一通呵斥,冷笑道:“史大人,我知事所和县衙已经打了十多年交代,何必为这个小贼伤了两家的和气,你可得好生思量。”

  不等他说完,周楠厉声喝道:“石千石,你什么身份?一介武夫,不入流的从八品小官,也配和我家县尊平起平坐,口呼大人,还插手县中政务,国朝百年从未有过如此咄咄怪事,不快快退下!”

  他这话说得很有技巧,其中涉及到明朝的文武之别和各级部门机关互相制衡互相牵制的政治规则。

  明朝自来有非进士不得为官,非翰林不得入阁的规矩。

  也就是说,你若想做官就得去参加科举。正因为官职得之不易,对于自己的科举出身,文官们都颇为自得。在他们眼中,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不是科举入仕的,通通都是不正经出身。特别是在明朝中期以来,国家承平日久,必须实行文官制度。

  如此,武官的身份地位就低得不象话了。到明朝末年,一个正二品的武官见了巡抚,竟然要磕头请安。巡抚看你不顺眼,一言不合杀了也就杀了。

  石千石一个从八品的武人,见了正七品史杰人按道理应该恭恭敬敬地喊一声“县尊”或者“大老爷”你一口一个“大人”也未免太把自己当回事了吧?

  还有,明朝的政治机关、部门和部门之间相互牵制,相互制衡,彼此看不顺眼,互相拆台对立才是常态。如此,皇帝才放心,朝廷才会放心。若是两个部门亲如一家,搞成兄弟单位,朝廷只怕心中就会犯嘀咕“你们好得穿一条裤子究竟想干什么,图谋不轨吗?”

  如石千石这种跑另外一个政府部门指手画脚,如果史知县还积极配合,那才是犯了明朝官场的大忌了。

  人在官场混,总有几个看你不顺眼的人。如果这事传出去,被人借题发挥,史知县那才是自己给自己找麻烦了。

  听到周楠这话,史杰人面一沉,喝骂道:“石知事,注意你的身份。本案本县已经结案,休要痴缠,送客!”

  石千石还没有意识到史知县的态度已经变得强硬,依旧喝道:“史大人,今天某必须将这个贼子拿了,我的事情你不要管。”

  史知县大怒,拍案而起:“好一个贼军痞,来人,打出去!”

  “是!”听到知县的命令,众衙役同时发出一声喊,将手中的水火棍儿叉来,就要将石千石等人赶出去。

  石千石气得满眼喷火:“不劳史大人送客,我自己有脚能走。今天的事可不能如此算了,盐道的转运使会给我一个

  请收藏:https://m.xcshu.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