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四十三章 左正人选_闲臣风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二人也算是忘年的交情。

  接触得多了,这个小友八股文章究竟是什么水准王主事实在是太清楚了。争取一下,三甲还是可以的,进翰林院,开什么玩笑?

  你还是好好在道录司里混吧,混些政绩,熬到一定年头想办法转到六部去。

  周大人你是行人司出身,虽说科道都不待见你,可有这个身份,将来升迁却比别人快得多。

  当然,前提条件是先拿个进士。年龄是个宝,文凭少不了。

  周楠嘿嘿一笑:“确实,我是点不了翰林的,可若虚你也不要这么挖苦人吧?我这个仕途和世人不太一样,别人是先进士,然后朝廷命官,我却是先杂流,然后再科举,有点先天不足。”

  “你这个先天不足却好,如今去了道录司,有机会随侍驾前,将来一旦中了进士,那就是……”王若虚想了想,补充道:“就好象是点了翰林,驾前侍读。”

  是的,按照明朝的制度,进士科一甲前三会直接授翰林院编纂、编修,二甲成绩好的考生经过考试后可点为庶吉士。这些人在翰林院进修时会不定期地被派到皇帝身边陪同读书,相当于天子的秘书。高屋建瓴,算是提前学习统筹全局,作为中央高级官员培养。

  这些人中将来会涌现一大批内阁辅臣和六部部堂,因此又被人戏称为储相。

  嘉靖笃信道教,道录司和皇帝接触的机会甚至比翰林院还多。如果你够机灵的话,将来又中了进士,不难简在帝心。

  听他这么一说,周楠心中大动。

  他答应徐阶做这个官只是单纯想跨入正七品朝廷命官这个平台,以免将来科举失利也有个退路。

  经王若虚这么一说,顿时感奋:“多谢若虚提醒,周楠也是有抱负,想为国家为社稷做事的人。这次吏部能够批准我去道录司任职,想来若虚也出力甚多,在下感激不尽。”

  说罢,就站起身来一揖到地。

  王若虚一把将他扶起,道:“此事说到底不过是严天官卖徐阁老情面,老夫也是是顺势而为,签个字盖个章的事情,你要感谢就感谢徐阁老吧。对了,子木这次去道录司可有计较?”

  “不外是办好差事,未必让天子满意罢了。”周楠听出王主事话中有话,忙问:“难道这其中有讲究,还请若虚明言。”

  王若虚低声道:“怕就怕子木你就算去了道录司也未必能随时驾前。”

  周楠:“在下不太明白。”

  王若虚:“道录司左右正空缺,不但右正要补,左正也需补齐了。随侍驾前的机会谁都想要,难保新任的左正没有这个心思。”

  闻言周楠皱起了眉头,他倒是没有想到这一点。

  和中央其他部院只一个大领导说了算不同,道录司的长官有两个,分别是左正和右正。两人都是正六品,官职相同,权力一样,按说没有尊卑之分。

  古代左高于右,因此左右之别并非职务上的差别,而是席次上以左为上。

  如果新任的左正真要和自己争进西苑的机会,却是一桩麻烦。

  周楠:“敢问新任道录司左正是谁,又是什么来历?”

  王若虚:“南直隶苏州府太仓人王锡爵。”

  “啊,是王锡爵……”周楠大惊,王阁老你这是进京来参加明年春闱吗?

  你好好的榜眼不做,直接以举人做官,何必呢?

  请收藏:https://m.xcshu.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