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零四章 大历史视野_闲臣风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接班,至于严党,将来正常新陈代谢就是了。

  他们不想和严党撕破脸,可周楠不成行了。无论是阿九的婚事,还是援救师公,都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借徐阶的手铲除严嵩。

  张居正是在提醒周楠,倒严固然是政治正确,可王府却没有这个意思,你别想错了。

  周楠已经没有退路了。

  “多谢张先生指点,周楠已经明白了。不过,严党祸国殃民,学生当为天下先,也不得不为之。”

  张居正:“可是为你恩师王元美父亲一案?”

  和聪人说话就是简单,周楠点头:“晚生还请先生让李家父子出首,弹劾严家父子私筹军费一罪。”

  张居正道只微笑不语。

  周楠一咬牙,决定将自己的计划合盘托出:“刚才晚生说过,天地之间自有公理,这公理就是人心,这才是此事的关键。现在王府所需要做的是告诉天下人,陛下千秋万岁之后让裕王接位之意志不可动摇,警惕别怀心思的歹人打消这个念头。如此,陈洪自然知难而退。没有了陈洪手上力量,景王想不去安陆也不可能了。”

  张居正:“还请教。”

  周楠郑重地吐出三个字:“好圣孙!”

  “这个办法好!”一直面色温和的张居正失惊低呼。

  他猛地站起来,朝周楠一揖。

  周楠也深深回礼,他知道张居正已经答应了自己的条件,再说别的已经没有任何意义,大家心照。

  这是聪明人和聪明人之间的对话,言简意赅。

  张居正站起身来,匆匆告辞而去,这个王府的第一谋主显然是连夜去见裕王商议此事。至于周楠拿李家父子的告发信做什么,不用问定然是朝堂中有大老要对严嵩发难。裕王党这些年和严党诸多龃龉,势不两立,他自然乐见其成,也愿意助上一把力。

  等他一走,周楠绷紧的身体一松坐在椅子上,感觉刚才和张居正的这一席谈话已经耗尽了他所有的精气神。

  喝了一口浓茶,他面上露出了笑容,只要有李家父子出头做人证,严党证据确凿,接下来就看徐阶的了,龟相这个老狐狸怎肯放过这个良机?

  刚才周楠所说的“好圣孙”三字也是基于对未来将要发生的历史的先知先觉,在真实历史上嘉靖因为“二龙不相见”的箴言,十多年不肯见两个儿子。

  可他毕竟是一个老人,也需要家庭的温暖,也需要享受天伦之乐。

  因此,在后来他实在耐不住寂寞,就派人将裕王的儿子朱翊钧,也就是未来的万历皇帝接进宫去长住。

  万历皇帝是个大胖子,他小时候自然是个小胖子。

  不同于成年人,几岁大的孩子胖,显得非常可爱。而且,朱翊钧又生得聪明伶俐,使得嘉靖老怀大畅。爱屋及乌,如此,裕王的“储君”之位才算是彻底地稳固了。

  据野史记载,嘉靖甚至动了直接立太孙的念头。只是考虑到朱翊钧年纪实在太小,又顾虑到大臣们的反对这才作罢。

  没错“二龙”是不能相见,皇帝和皇子是不能呆在一起,可孙子并不是皇位继承人,见见面,在一起生活倒也无妨。

  朱翊钧进宫,就有着很强烈的政治意味,景王也该死心了。就算不死心,人心舆论也不可能站在他那边。

  这样的计策,清朝雍正九龙夺嫡的时候也使过一次。康熙皇帝也因为深爱乾隆这个孙儿这才下了决心将大位传给雍亲王,这才有后来的“雍正盛世。”史家所说的“康乾盛世”其实都是沾了雍正的光,雍正才是清朝最伟大的政治家。乾隆,除了六下江南花天酒地,大兴文字狱也没干过什么好事,朽物尔!

  周楠倒不担心张居正反悔,这年代的人都注重名节,尤其是老张这么一个杰出之士,他答应的事情自然会办。

  唯一需要担心的是李家父子的激烈反应,他和严党勾结一事只怕要大白于天下,说不好李妃也要受到裕王的怪罪。

  周楠反手就把他们给卖了,可怜这二人属于被人卖了还替人数钱,和周楠的仇怕是要结得更深一层。

  不过,周楠并不担心。反在心中嘲讽地笑了一句:两大笨蛋,这辈子只配做外戚!

  请收藏:https://m.xcshu.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