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五十二章 明朝第一才女_闲臣风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之秀。所作诗词隽永优美,无人不服,世人皆赞曰:钟灵毓秀,不让须眉,实为我大明朝第一才女。

  牛皮吹得好大,倒要看看她究竟写得如何?

  这一看,竟是挪不开眼睛。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清丽婉约,哀感顽艳,格高韵远,真是好到极处。

  “残雪凝辉冷画屏。落梅横笛已三更。更无人处月胧明。”仿佛中,似有一位多情、深情,又敏感的男子。满腔愁苦,转过身才发现,自己是如此可怜,竟然连哭泣似乎也毫无价值。

  诗词一物,唐宋是高峰。宋之后,元朝是散曲,明清则是小说的时代。一来时代变了,文学类型也跟着一变;二来,诗词在唐宋可谓是该写的已经写尽,后人再做也不过是拾人压慧,又如写得出新意来?

  就这个时代第一流的诗词而言,煌煌大明也就出了个杨慎,出了一首“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至于后面的七子,恕我直言,寻章摘句老雕虫,也只配给杨慎提鞋,不配给九公子提鞋。

  大作家,就要写最美的心灵鸡汤,长着最漂亮的容颜。

  优美缠绵到极处的诗词,名门出身的十四佳人,在任何一个时代都是大卖的爆点。

  《饮水集》一出,洛阳纸贵。

  京城的上层人物都好奇徐阁老的孙女突然出了这么一本书,究竟有什么政治目的,自然要买上一本细细揣摩。然后在油灯蜡烛下一字一句推敲,圈圈点点,写上自己的心得体会。

  青楼中却是另外一番场景,古时候的词说到底就是歌曲,甚至不用谱曲直接就可以唱出来。九公子的词作的内容都是闺怨、离人、吊亡,写的是男女之情,简直就是为这种男欢女爱的风月场量身定制。

  一时间,满城青楼的女子都手挥五弦,清歌慢吟:“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零铃终不怨。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

  真是有井水处皆唱徐词。

  至于此书最大的消费群体普通读书人,读完则掩卷长叹:“才情高绝,我辈不如,愧杀须眉。”

  更有无行不得志的书生,看上一段风月书儿,又读上一段徐词。心中遐想联翩:人说徐徐九小姐美如天仙,又有如此才情。最妙的是的尚待字闺中,若得妻如此,人生遗憾也!不行,小生必须振作。后年春闱,必考中个状元,迎娶徐九小姐。

  金榜题目时,洞房花烛夜,乃是古代读书人最高的人生理想,也是文学作品千古不变的yy主题。

  顿时,书生们都发了“一生悬命”的大愿。欲要丢掉手中闲书攻读四书五经。

  可又如何丢得掉。

  不觉沉溺于那优美的诗意中,独坐书斋手做妻,此情

  请收藏:https://m.xcshu.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