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一十四章 实用主义者王世贞_闲臣风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王世贞这个本地人自然是清楚的。他也不知道周楠的真实水平,可心中还是觉得难度有点大,即便有自己指导,也没有多少把握。

  周楠见他态度和蔼,并没有记恨自己,心中偷偷地松了一口气,笑道:“禀恩师,学生这次只怕要在北直隶参加乡试。”

  王世贞一愣:“这是何故?”

  周楠就将自己阴差阳错成了潮河所军户一事大概说一一遍。

  王世贞突然振奋起来,抚掌道:“原来如此,倒是你的造化。北直隶乡试如何能够和南京直隶相比。更何况,顺天府还要单例/如此,你读上一年书,乡试也有七成把握了。”

  “另外……”王世贞犹豫了片刻,继续道:“说起北直隶乡试,朝廷明年夏季会举行一次大考差,至于参加大考差的又有哪里人,未来又是谁考中,我大概能估算一二。”

  见周楠一脸的茫然,王世贞解释说,按照明朝的科举制度。因为乡试关系重大,考生若中榜是可以直接以举人功名做官的,关系重大,相当于后世的公务员国考。

  因此,主考官得从中央各部选拔派遣。

  能够到地方上做主考官,一是能得许多谢师银子。走一趟,至少几千两银子入帐,而且,这笔收入合理合法。其二,所有中举考生都是你这个做座师的门生,未来也不知道会不会出部院大臣,甚至内阁辅臣,这可是一次蓄养人脉的机会。

  正因为这事的好处实在太大,每到大比之年,京官都会为这个主考官的名额争得头破血流。

  那么,怎么选拔呢?简单,考啊!

  按照规定,中央各部院侍郎以下,正七品以上的官员都可以报名参加遴选。然后,再在翰林院的主持下,大家拿起笔写八股文章,考过的就可以去做大宗师了。

  这个大考差的难度和严格程度比不逊色于进士科。

  当然,为了防止你写文章实在太厉害,每次大比之年都来抢名额。国家又规定,一个官员一辈子只有一次做主考官的机会。

  听王世贞这一说,周楠才“哦”一声:“原来如此,学生受教了。”不过,他还是不明白朝廷明年夏天的大考差和自己的乡试有什么关系。

  王世贞道:“江阴顾尚实有意去考,欲要争取今年北直隶大宗师差事?”

  周楠继续不解。

  王世贞耐着性子说,顾尚实就是顾言,江阴人,和他都是嘉靖二十六年同科进士。这人身子不好,虽然有心做这一届的考官,可害怕长途奔波车舟劳顿,想要做北直隶的主考。

  “顾尚实现在兵部做主事,以他之才,真去考,必定是能拿到这个差事的。”王世贞面上的笑容更浓:“江阴和苏州隔得不远,我自小就认识顾尚实,虽然相处得不是太融洽,早年还结过仇怨。可此人喜欢什么样的文章,又是什么脾气禀性,却摸得透了

  请收藏:https://m.xcshu.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