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一十七章 落齿_闲臣风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对于这么这个人物,周楠不觉好奇,忍不住探头朝里面看去。

  却见里面坐着两个官员,主座的那个老人三缕长须,相貌堂堂,甚是气派,应该就是唐顺之了。

  唐顺之出征一月,和倭寇在苏、松一带的河上打了几仗,可惜战果寥寥,反耽搁了许多日子,耗费了海量钱粮。

  无功而返,换谁都难免有些垂头丧气。

  唐顺之乃是心学大儒,心中早已经锻炼得坚强。可惜他已经是五十多岁的老人,加上身子不好,感觉精力不济,说起话来中气也显得不足。

  不过,眼前这个官员虽然品级低于自己,可未来用兵还需要他襄助,却不可轻慢。

  于是,他就打点起精神,笑道:“赵知府,此次对倭寇用兵,我部由长江出发,沿河而下,进运河,入太湖,扫荡苏州成以东区域,就要将打通所有水路,方便物资转运。这才开始,虽然兵事不顺,不过形势还是有转好趋势。等某整顿好兵马,过得半月再战。”

  那姓赵的正是苏州知府,也是个五十出头的老人。世人都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不过,到这种繁华之地做官却不是什么美差,说明朝廷已经决定让人退休。考虑到你为国家做了这么多贡献,让你到这种好地方养老。

  太平年月,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倒也能安慰安慰他。可是现在兵火一起,苏州受害甚烈。倭寇纵横苏、松,烧杀抢掠,到处制造无人村无人镇,简直就是二战时的日本鬼子,一群挨千刀的恶魔。

  如今的苏州府已成一片白地,赵知府所能管辖的就一座府城。丢城失地,不断被朝廷申饬,他这个官当得也着急上火。

  听唐顺之的话好象短期内不打算在打通苏州境内的航道,心中不觉失望。叹息道:“唐巡抚,百姓苦啊!朝廷大军一到,战果寥寥不说,还就这么撤下去,难免让百姓心凉。民心一失,今后下官征丁征粮怕是不易,还请唐巡抚三思。”

  这样的车轱辘话他这几天已经说了许多遍,换别人是唐顺之早就勃然大怒了。

  唐顺之心胸宽广自然不会和他置气,再说他这几日也是疲惫欲死,精神萎靡,也没什么劲。就安慰道:“你们下面的难处本巡抚知道,知道。不过,兵者国之大事,当慎之又慎,不能意气用事。”

  正待再劝,就看到刘显驰骋大步走进来。

  “显驰,你不在兵备道筹备钱粮回来做什么?”

  “有要事禀告抚台。”刘显驰是个军官,可没有唐顺之的好脾气,瞪了赵知府一眼,道:“赵知府,请吧!”

  巡抚是朝廷特派的钦差,三堂中排名第一,掌管一省军政,是真正的封疆大吏。唐顺之挂了个右佥都御使的头衔,所以被人称之为抚台。台,泛指中央机关。

  至于在福建的胡宗显,挂的是尚书头衔,品级

  请收藏:https://m.xcshu.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