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一十三章 基础工作人员的油水(求推荐票)_闲臣风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么又做师爷了?以前给史杰人和詹通做典吏,人家好歹也是正七品的朝廷命官,咱们给人家当副手,好歹也进了县常委会班子。现在给一个只管着两个人的库管当幕僚,跌份儿。

  心中虽然感慨,但周楠对自己现在的处境还是很满意的。首先,能够吃饱了,其次解决了身份问题。要知道,他锦衣卫直接从县衙门抓走,离开安东非常仓促,路引什么的都没有准备,就算想逃跑也跑不掉,只能和夏仪拴在一起。

  进仓库没两日,于重九就过来说给周楠弄了个军户的户籍,已经上报了兵部备案,现在咱们算是用一个马勺吃饭的袍泽弟兄了。

  只是,发下来的腰牌上的一行小字甚是奇怪,上面刻着“蓟州镇密云后卫潮河千户所屯兵周。”

  就这样,周楠莫名其妙地从农户转成了军户。

  周楠也没当真,反正这玩意儿也就是糊弄事的,有了这个身份,方便在江阴走动。不像之前,只要出这个镇子一步,被人查到是黑户,说不好就被当成倭寇奸细给抓了。

  等过了这一阵子,离开江阴,再将户籍转回安东就是。

  辽东镇军马案,再加上背负杀良冒功的罪名,将来去了京师,难不能平安度过那一关还两说。债多不愁,虱多不痒。浑身癞子没地方擦,自然也顾不得这许多。

  周楠只是奇怪,问于重九:“于大使,你不是苏松兵备道的吗,怎么是蓟州的军户?”

  于重九回答道:“是啊,我就是蓟州的军户,去年随唐顺之唐公移防到这里了打倭寇的。这里这么多物资,唐公自然要叫咱们这些嫡系老人看管才放心。所以,我又被调到苏松道来。等打完仗再回蓟州镇。”

  这事应该涉及到这次对倭作战的各军上层之间的矛盾,投射到基层来,和周楠也没有关系,自不放在心上。

  做了于重九的会计还有一个好处,有固定薪水可拿,另外还有不少油水。在任何年代,经受大笔物资进出,从来都是一个发财的美差。

  果然,两日之后,第一笔收入到手。

  事情是这样,既然对倭寇的战争打到现在已经有长期化、扩大化的趋势。凡战必有死伤,伤员都需要救治,库房里自然储存了大量药材。

  中药药材中除了少量的矿物之外,大多是动植物。这中东西不耐长期保存,加上江南地区气候潮湿,库房里不少药材都生了霉,这东西自然是不能给将士们吃的,需要逐一淘汰掉换成新药。

  当然,涉及到大笔物资的销毁有一整套严格的程序。需要上头派人来逐一查验,登记造册,然后收缴上去在规定地点焚毁或者掩埋。

  制度是制度,但执行制度的是人,其中难免有漏洞。

  所谓银子是白的,眼珠子是黑的。于重九这个老军户就在这些过期药物上动起了脑筋,准备以好充

  请收藏:https://m.xcshu.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