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章:设计_大宇宙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并不多,大量都是二氧化硅,也即沙子岩石,这些东西除了可以提取出氧元素,形成氧气以外,基本上对希望号的用处不大。

  相比来说,离希望号两个月宇航距离的另一边,那颗正在形成初期的类地行星,那里的小行星物质就非常巨大,最大的一块已经成为了这个类地行星的核心,其大小几乎比得上一颗小卫星了,而且其质量和引力肯定比周围的小行星碎片要大,这样才能够吸收与凝聚周围的物质,所以那颗最大的小行星上,肯定有着丰富的矿物与各种物质,特别是放射姓元素也肯定是富集的,这才是希望号最紧缺与需要的物质。

  姚源看完了手上的报告单,他沉思了起来。

  在报告单上,科学家们分为了两派,一派认为应该立刻起航去向那处正在形成的类地行星处,最大的那块小行星碎片甚至大到可以让希望号降落,而且那里的陨石一般都非常巨大,正适合于采集其中最富有的部分,得到大量矿物与放射姓矿。

  另一派则认为,谁也不知道宇宙中到底有着什么危险,或许在下一刻就会有新的危机产生,所以与其花费两个月航行过去,倒不如先在这里采集到足够跃迁的放射姓矿物,也补充希望号上的水与氧气,还有别的化合物,至少需要补充到可以跃迁两到三次的放射姓矿物后,再去到那处类地行星进行挖掘,这才是最稳妥的办法。

  两者都各有理由,不过第二种,也即先在这里采集到部分物资的说法,赢得了超过七成以上科学家的支持,甚至连姚源都比较赞同这个。

  只是第二种意见却有个致命缺憾,那就是希望号不可能靠近小行星带,预防小行星随机碰撞中,会产生脱离出来的小行星撞击希望号,事实上,目前五十公里的距离已经让一些科学家发出了警告,按照他们的说法,一百公里到两百公里范围,这才属于安全地带。

  正因为如此,希望号不可能亲自上前去采集,如此一来,就只能够派遣穿梭机一类的小型飞船去采集了。

  但是目前有一个关键问题在于,希望号目前就只有一艘穿梭机,那怕其二十四小时不停采集,这又不是挖地挖土,而是宇宙里的矿物采集啊,需要挑选小行星陨石的大小,挑选其外表颜色,以此来初步判断其成分,尽量选择矿物最多的那些,而且其容量也有限,等等各种情况,一艘穿梭机根本不可能负担整个希望号的消耗,要等到采集完毕时,至少需要**个月时间了,而这些时间里,又已经消耗了许多的物质……+.

  “莫非只能够选择第一种办法了吗?去到类地行星,降落到大型的小行星碎片上,然后用传统方式采集?”姚源有些苦恼的揉着自己的眉头。

  就在他看着手里的一些文件时,忽然发

  请收藏:https://m.xcshu.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