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七十七章 未雨绸缪_重生印度之高人一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造上,印度地质勘探局一直认为,这一地区不会发生严重地震。有些印度舆论认为新建的一些大型水库是印度近年地震增加的原因,但专家们对此始终未表支持。

  虽然这场大地震惨绝人寰,但对沙克鲁并没有什么影响,此刻他的心里最担心的还是一年之后的印度大鼠疫,这场鼠疫虽然死的人不多,但是造成的影响极大,按照报道上的场景简直就有点末世小说里病毒来袭的样子,一时间新德里、孟买、加尔各答等地全都陷入了恐慌,而在经济上的打击更是巨大的,当时许多国家都中断了与印度各项合作项目,旅游业、酒店业更是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

  虽然沙克鲁刚刚购买了一栋酒店,不过由于酒店正在装修和更改格局,所以还没有什么影响,最让人担心的是自己的药厂,一旦明年的鼠疫真的像记忆中那么惨烈的话,那他的威尔刚事业可就麻烦了,首先就是在那种恐慌的情况下,自己的药厂肯定没法正常生产;其次即便勉强生产出来了,可如果外界的经销商和顾客因为顾忌印度鼠疫,肯定会影响产品的销量。虽然几个月的损失自己承受的起,但是市场绝不会等他几个月的时间,威尔刚的市场空白肯定会被其他类似的产品所取代,等到鼠疫风波过去他再想抢回市场那可就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了。

  因此沙克鲁觉得自己必须得未雨绸缪,在瘟疫爆发之前做好应对的退路,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沙克鲁决定在国外开办一家分厂,而这家分厂的选址成为了一个让他非常头疼的问题。

  在沙克鲁的眼中,世界上最好的工人就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工人,尤其是那些心思淳朴的老一代工人,工作认真仔细、任劳任怨,而且工资水平还特别的低,尤其是中国和朝鲜的工人,更是堪称楷模,不要说别的国家的工人,即便是中国80后的工人都没法跟他们相比。

  相对来说,沙克鲁更喜欢朝鲜的工人,因为现在正是朝鲜“苦难大行军”的时期,估计只要给他们能够养活全家不至于饿死的工资,就能有一大堆人来应聘,可惜别说自己这个印度人,就是中国人都没有进入朝鲜开厂的资格。

  其实倒不是说中国工人的工资就有多高,在93年即便是国企职工一个月也就百十来块钱的工资,可问题是这个时候中国还没到国企改革、大批工人下岗的外资入场黄金时期,到中国开厂很难招的到合适的工人,毕竟在中国人眼中,国企的铁饭碗要比自己这个外资老板可靠的多。

  就在沙克鲁琢磨是不是冒险到苏联开厂,其实老毛子的工人技术和素质也都不错,可就是那里现在太乱,不过好在自己可以托克塔霍诺夫这家伙来帮自己镇场子,可就在沙克鲁犹豫不定的时候,刘子安突然而来的一个电话让他改变了主意。(未完待续。)

  请收藏:https://m.xcshu.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