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15章 陛下就是我大明的天_正德大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业生产也影响着商业贸易,货物的运输难度提高不少,好在水泥工业出现后,将温度下降对商业贸易的影响程度降低到了最小程度,到了冬季,已经具备一定科学管理知识的官府们也开始组织工人用工业盐融雪清路。

  “这真是不敢想的事情,在往年,这里还是一片茫茫草原,到了冬天就大雪覆盖了整个原野,牛羊都只得杀掉以免掉膘,人也只能躲在棚子里不敢出来,现在倒好,就算是这么大的雪天,还有矿区的机器轰鸣声,还有许多工人们在水泥路上一边拉着煤一边吐着热气,人一多吃肥牛羊的就多,也不用担心杀了的牛羊卖不出去!”

  来塞北推广较为耐寒的农作物土豆种植的农部尚书严嵩看着冰天雪地里归化城(呼和浩特)外依旧有百姓络绎不绝地出城入城时不由得说了一句,作为朝廷高官的他自然很愿意看见这一幕景象,毕竟这才是长治久安的象征。

  而此时的朝堂上,大明皇帝朱厚照与内阁的官员们已经不再关注关外的事。

  对于朱厚照和帝国的顶层官员们而言,让关外的经济活跃起来,使朝廷不再因为供养军队而付出极大的成本就已经宣告整个战略成功,接下来关外如何发展已经不是帝国的重点。

  帝国的重点依旧还是南方,依旧是海洋。

  在未来的两三百年里,海洋才是各国利益争夺的焦点,也是各国崛起的摇篮。

  大明皇帝朱厚照明白这个道理。

  跟着朱厚照的开明派大臣们也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因为他们已经在海洋贸易尝到了甜头。

  朱厚照不知道自己派出海外殖民的官员们给当地土著带了怎样的苦难,但他知道要想让大明摆脱苦难,被掠夺和被剥削的苦难就必须转嫁给这些土著。

  “关外只能发展矿业和畜牧业,除此之外就是修路和造成,目前再继续北进意义不大,臣以为,帝国的重心还是应在南方,交趾、占城、三佛齐、真腊、暹罗、吕松、爪哇等地应及早占领,这些地区皆有大量耕地,可以产出很多粮食!”

  夏言这时候便在朱厚照主动提请皇帝朱厚照开始让大明攻略南方,朱厚照也点了点头,他自然也知道眼下帝国的发展也的确应该在南方,但问题是如何向南方发展,是只抢夺原材料,还是直接把东南亚以及南亚乃至大洋洲等地区变成工业原材料加工地,还是变成农耕文明,负责粮食生产。

  “这些地方自然是要占的,但是占了后到底要怎么统治这些地区,是继续开矿还是变成农耕之地区,为大明供应粮食”。

  朱厚照问了一句,他自己内心里已有了主意,但他还是想看看在场的大臣们的看法。

  “回禀陛下,臣认为,帝国现在最需要的是粮食,将来更需要的也还是粮食,民以食为天,然而按照

  请收藏:https://m.xcshu.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