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78章 粮价飞涨(6200字大章)_正德大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民身上寄生了百年的权贵们,会不会与这些逐渐增多的资产阶级与市民工人阶级产生矛盾。

  朱厚照不敢去想,也不知道该如何去想,他是大明的皇帝,是最大的地主,但他又是最大的资本家,他自己也不知道是该保自己的命还是该革自己的命,好在现在还可以通过对外掠夺转移矛盾的方式来缓和大明内部可能会越来越剧烈的阶级矛盾,不然,朱厚照还真的不知道该如何去面对权贵与庶民两个阶层。

  南方的城镇化发展得很快,手工业发展已经代替了农业发展,大量的农田被改稻为桑,以追求更高的利润,而北方则依旧是庄园密布,大量从外地流入的人口也继续成为大地主家的佃农。

  但偏偏让朱厚照没想到的是,出现粮荒和粮价飞涨的反而是北方。

  “陛下,京城来报,最近粮价涨到了每石一元七钱!保定、大名、河间一带更是腾升至一元八钱!城中百姓依旧无粮可买,有举家食粥甚至不得不逃去他乡,皆言粮贵!”

  朱厚照刚过黄淮地界,便得到了来自东厂的奏报,一时不由得拧起了眉头,心想据自己所知,历史上万历时期吴中大饥,斗米一钱六分便让世人惊异,如今这京畿粮价竟然涨到了一元七钱,纵容因为大明商品经济发展导致农业产量猥琐,北运之南粮减少,但也不至于如此高,市场不是有调节经济的作用么,粮价在飞涨时,商人们为何不趁此机会大规模购粮来北方贩卖?”

  朱厚照带着一肚子的疑问,吩咐道:“派人去问问粮业局,如今我大明在境外屯田粮食进入我大明境内有多少,另外,着都察院严查市舶司违背禁令让粮食外销者,你们东厂也务必严查不查不纠的渎职御史!”

  朱厚照说完后没多久,待他进入山东临清时,便看见临清一段的运河岸边停泊着大量船只,上面挂着一大大的“孔”字旗,朱厚照不由得感到好奇起来,忙吩咐着锦衣卫:“去问问,这些船的东家是谁,运的是什么?”

  没多久,锦衣卫回来禀报道:“回陛下,臣已打听明白,他们的东家是衍圣公孔家,运的是粮食,说是运到辽东换盐引的!”

  朱厚照见这些船只吃水都很深,又延绵不下二里,也就能猜到这些船只如果运的是粮食的话,数量应当不少。

  朱厚照不由得心想这孔衍圣公作为曲阜最大的地主,甚至整个曲阜几乎都成了他孔家的独立王国,俨然如大明的一个“异姓藩王”,居然也会做这种盐商之事。

  “去问问,山东最近粮价如何,是否风调雨顺?”

  朱厚照吩咐道。

  过了几日后,便有锦衣卫来报:“回禀陛下,山东一名生员说,今年山东大治,无旱无涝,粮食大产,粮价低至每斗八钱,各地乡绅大户以每斗十钱之高价收购,

  请收藏:https://m.xcshu.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