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62.第六百六十二章修陵_明末皇太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紫金山,朕千秋之后,也能与太祖、父皇隔山而望。”

  “臣遵旨。”冯国治连忙应道:“臣回去以后便去找陈阁老,让工部择日选好陵址,勘测风水等事宜。”

  朱慈炯点点头,圣武三年时,内阁便已奏请修建皇陵,只不过那个时候天下之事千头万绪,朱慈炯哪有闲心关心自己百年之后的阴居之所,这与忌讳不忌讳没有丝毫关系,天子继位之初便选址修陵的比比皆是,没有什么吉利不吉利的。

  天子号称万岁也是人,是人就终归有入土的一天,帝王乃天下最为尊贵之人,丧葬岂容轻忽,陵寝规模更是要与其身份相匹配,帝陵规模宏大,往往要修建数十年,正常来说帝后一日不死,帝陵修建就不会完工,否则帝后未亡,帝陵修完了,等亡者入居,岂不是咒帝后早亡,可若是殡天以后再修建陵寝,根本来不及,因此早修慢工乃是常态。

  朱慈炯今年不过二十二,按照老道士石传风的说法,他起码能活到九十岁以上,七八十年修陵,可见工程之浩大,帝陵定在梅花山,几乎不用想,整座梅花山都必然成为朱慈炯的陵寝之地,一如乾陵一般。

  只不过如此一来,东吴大帝孙权墓恐怕就要挪窝了……

  崇祯皇帝尚没建造陵墓,不是因为国力不允许也不是不想建,而是因为北都天寿山已无现成的风水宝地,崇祯想建陵于马兰峪,也就是后来成为清东陵的地方,只不过等到想要修陵的时候,因国事繁杂,便一拖在拖,历史上直到甲申之变,崇祯殉国,帝陵都没开工,满清入关以后,为了笼络人心,将崇祯葬入田妃墓,并改田姐墓为思陵,于是田妃墓升格为帝陵,也就成了明十三陵的最后一陵……

  但如今大明国力何等雄厚,不要说是修建一座帝陵,便是比帝陵工程还要庞大数倍也更耗人力物力的黄河治理都能动工,修建帝陵又算得了什么?

  不过此番修陵还不只是朱慈炯这一座,崇祯帝陵也将择日动工,地址位于紫金山,孝陵之侧,也就是后世中山陵的位置,工程量自然不及梅花山圣武陵寝,但也肯定不小,崇祯这辈子皇帝做的失败,可谁让他生了个好儿子呢,这也是命。

  听了冯国治的话,朱慈炯笑了笑道:“此事无需操之过急,朕还年轻,上皇亦是春秋正盛,估计离殡天之日尚远……”

  “陛下慎言呐。”冯国治吓的立即扑倒。

  “起来吧。”朱慈炯叹道:“死生本为常态,朕都不晦言,冯卿又何须在意,如今工部署理天下工程,何等繁忙,帝陵修建,工程浩大,动辄数以几十年,你且告诉陈子龙,修陵规制、勘探、地宫择址等等慢慢定下便可,修陵之工匠五百劳工足以,无需兴师动众,工部的主要事务还是要放在三大工程之上。”

  “臣遵旨……”冯国治张了张嘴,真要说起来,修陵确实无需急于一时,但仅仅五百工匠是否太过儿戏?这是帝陵啊,不说如始皇帝那样出动数十万人,至少也得数千吧,不过天子话已经说的很明白了,他岂敢反驳,说人不够?工程进度太慢?你他么咒天子早亡还是怎么滴!

  喜欢明末皇太子请大家收藏:明末皇太子20更新速度最快。

  请收藏:https://m.xcshu.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