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74.第五百七十四章郑家(4)_明末皇太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巨蛇般一直通向远方。

  长江大桥进展缓慢,如今还处于立基阶段,预计十年左右,长江之上必然会出现三座让天堑变通途的江上奇迹,长江大桥也必将成为修桥历史上的里程碑。

  黄河治理分为上百段同时动工,七八十万劳工日夜劳作,工程之浩大简直匪夷所思,朱慈炯的目标就是穷二三十年之功,动用千万劳力,务必将黄河彻底整治成为大明的母亲河,为此耗费再大,只要不伤及大明根本亦是在所不惜!

  除了三大工程以外的建设,最引世人瞩目的不是梅山镇已然在建采用转炉技术的第三大型炼钢厂,也不是已经遍及南直隶乃至浙江的各大电报基站,而是铁路!

  目前南京至北都的铁路铁轨已然铺设完成,两千里地界上,共设二十三站,一旦通车,联通南北已然日夜可至,当然,不论哪一府哪一州都心知肚明,想要和北直隶争铁路运输几乎是不可能的,但现在不一样了,南北铁路已成,那么下面将要开通那一条铁路自然是重中之重,各大省府的督抚已然为此吵成了一锅粥。

  铁路的便捷如今已深入人心,千里遥途朝发夕至啊,谁不愿意拥有这种省时省力的运输利器,只可惜僧多粥少啊。

  大明境内如今的炼铁炼钢厂如同雨后春笋一般接连涌现,大明每年的钢铁生产总量一直节节拔高,铁轨的制造工艺虽不复杂,但要求同样颇高,想要简单仿制铺设很有可能会为今后的通车事故埋下巨大的隐患。

  故而想要铺设铁轨,有一个硬性条件就是铁轨必须是梅山出品!否则不给火车头……

  目前各省尽管还没有实现财政独算,但境内愿意出资赞助的豪商巨贾不在少数,毕竟火车的通行对于他们的运输便利性太大了,联合出资修铁路完全心甘情愿,没有半分勉强。

  只可惜各省就算把全境都铺满铁轨,就算生产出成百上千节车厢也是白搭,任你如何仿造,火车头想要弄出来可能性无限接近于零,所以现在梅山镇内各省官府、商贾代表比比皆是,为的就是购买铁轨,早一日实现境内通车梦想。

  但是可惜,梅山镇尽管每年的钢产量极其恐怖,但制造铁轨的车间并非梅山镇的重点,大明需要用到钢材的地方实在太多太多了,不要说现在梅山镇只有两座炼钢厂,即便规模扩大十倍,对于市场的需求量也远远无法满足,这个时代的钢厂受技术条件的制约同样巨大,赵立功想要在重生的有生之年,让大明的钢厂量达到后世二十一世纪初水平的一半,当真是任重而道远。

  也正因如此,梅山镇的主要收入来源已经不完全依靠国库供给,镇上的所有消耗已经超过五成由出卖钢材进行自给,假以时日不难实现自供自给,乃至盈利,可以说梅山镇的出现,让大明官民看见了工业兴国的曙光,而现在则是看现了工业富国的希望。

  工业资本主义萌芽已然在大明的土地上初露峥嵘。

  喜欢明末皇太子请大家收藏:明末皇太子20更新速度最快。

  请收藏:https://m.xcshu.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