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54.第五百五十四章选举(1)_明末皇太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信重史可法岂能无因?”

  赵姓士子冷哼道:“自然有因,今上雄才大略乃是千年难出的绝代英主,胸有韬略决胜千里,然终归年不及二十,如何能有那么多酷厉手段,如那王室优待之政,这天下都是朱氏先祖传承下来的,子孙能得恩惠何足为奇,史可法因为被刺,寻不着正主,便公报私仇,王室几乎是遭了池鱼之殃,难不成这也是天子的主意?若说不是史老贼怂恿,赵某绝难相信。”

  宁姓士子苦笑道:“赵兄此言差矣,王室子孙延绵百万,已然是大明难以承受的巨大负累,天子深知其中之弊,故而颁推恩制,为的就是不想让住朱家子孙拖累了全天下的百姓,此举功效当下不显,然千百年后,后世之君岂能不知此制实乃革天辟地般的德政。”

  “道不同不相为谋!”赵姓士子抛下这么一句话拂袖而去,留下

  宁姓士子一人独饮苦笑不止。

  这样的市井议论处处可见,不管话说的有多么惊世骇俗,百姓也都见怪不怪了,但最集中也最容易产生分歧的还是史可法不用参加选举而直接连任是不是有违选举制度的伟大精神。

  史可法如今是官场上面最受争议的人物,一方认为天子在短短几年间进行那么多项改革举措,这其中若说没有史可法的怂恿绝无可能,这一方主要集中在显贵和官场哪些因为改革而利益受损的群体当中,说到底朱慈炯的年龄是摆在那里的硬伤,少年天子怎么可能想的到那么多?

  另一方则是集中在底层百姓和商户,这一部分群体大多在改革当中受益,他们同样认为史可法在种种改革举措当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君相合,百姓受益,史可法自然就是一个好官!

  如今大明时政报和商报就是百姓话题的风向标,如同这两日,大明时政报的头版头条都是在披露内阁选举制将会对大明产生什么样长足的影响,民间以此为题四下热议自然也就不足为奇了。

  可以说大明如今已经初步具备了时政引导舆论的雏形。

  但不管民间舆论如何喧嚣,史可法是好官还是酷吏,够不够资格连任,总之这些不管百姓也好官场也罢都说了不算,天子任命史可法连任三届首辅,那么就算不合规矩,就算史可法不够资格,既定事实也是事实了,谁也休想妄图改变。

  也正是在这满地的尘嚣宣沸声中,大明内阁第一次选举大会如期举行。

  选举大会的地址位于皇极殿右侧,乃是一座新建落成不久的新式建筑,占地近五十亩,内部设置了内阁选举高台,一共三十张坐席,高台下面设有三千张坐席,供够资格进行投票的官员落座,看造型倒是有些像是后世缩小版的人民大会堂。

  实际上,按照天子的说法,第一届选举够资格进行投票的官员绝对不会超过一千,但现在不代表将来,安排三千坐席,也算是朱慈炯又一项未雨绸缪的举措了。

  喜欢明末皇太子请大家收藏:明末皇太子20更新速度最快。

  请收藏:https://m.xcshu.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