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00.第五百章质疑_明末皇太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人,如果连他都跟不上步伐,又何谈为其他大臣作出表率!

  生平第一次,史可法对于儒学产生了质疑,不是质疑儒学的圣人之言,而是质疑儒家的排外与偏激,儒家的士人是从骨子里面看不上除了读书人以外的所有人的,不然也不会有‘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这样的话风靡世间。

  士人一方面认为商人逐利,只会败坏社会风气,另一方面却又依赖商业,好让自己能够享受到优渥的生活,看似矛盾实际上并不冲突,因为我用着你的银子,不代表就一定要看得起你,商贾孝敬他们,难道不是为了更好的逐利吗,其本质终归还是没变。

  几千年下来,商贾的地位一直都是最低,本朝开国之初,巨贾沈万三所拥有的财富似可敌国,可依旧在太祖皇帝几番手段之后,沈家同样彻底败落。

  士人看不起商贾,是因为商贾张嘴闭嘴只言利益,但这不是关键,朝堂上的重臣其中不乏寒门出身的士子,他们家贫之日,或许见惯了商人的为富不仁,因而对于商贾不但蔑视,内心更有刻骨的仇恨,因此在身居要职之时,便会竭尽所能的去盘剥商贾,似乎是要将往年积攒下来的怨气彻底宣泄出去,但士人又不会竭泽而渔,因为商人在他们眼里就是随时可以放血的肥猪,整死固然能痛快一时,但为长久计,自然很不划算。

  如此一看,士人难道就真的比商人高尚?

  世人皆知天子重商,然而因为圣武天子重视,就能改变商人的本质吗?当然不会!

  但天子的手段比起历代帝王高明了何止百倍,他一方面颁布政令保护商人的权益,提高商贾的地位,另一方面为商人开出虚名,鼓励甚至逼迫商贾行善,就算再怎么为富不仁的商贾面对汹汹物议,也只能硬起头皮去建校,去修桥铺路,如此一来不但能洗涮箍在头上的恶名还能得到百姓的赞誉,更进一步激励出商贾的向善之心!

  以至于大明在圣武继位短短两年多的时间里,涌现出一批又一批的善商,让整个大明无数县乡的基础建设开展的如火如荼,而那些死活不肯拔毛的铁公鸡,生意只能是一片惨淡,若不行善去官府换一块善牌挂在店铺门口,最后的结局几乎已能预见。

  商业的发展带动了整个大明的经济,让大明彻底摆脱财政匮乏的危机,此等手段又岂是他们这些儒臣能够想象的到的?

  这是史可法对于天子大力发展商业之所以采取肯定态度并积极配合的主要原因,但是工业……

  史可法不懂工业,更分不清天子所说的轻工业和重工业之间的区别,在儒家大臣根深蒂固的观念里面,但凡是通过机械的力量节省人工的措施都可以归结为奇技淫巧,史可法是博学大儒,自然也不能免俗,但是今天!随着他坐上这列火车,亲眼看到巨大的铁轮,让载重数百万斤的火车以如此迅捷的速度驶向松江,对他的观念冲击已经让他震撼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喜欢明末皇太子请大家收藏:明末皇太子20更新速度最快。

  请收藏:https://m.xcshu.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