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91.第三百九十一章科举货币产业(13)_明末皇太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朱慈炯愕然,作为历史上南明赫赫有名的民族英雄,朱慈炯对其底细自是知道的一清二楚,此人乃是与岳飞、于谦并称为‘西湖三杰’,坚持抗清二十余年,满清都追谥其为‘忠烈’,让其神位入祠,若非他南下,张煌言这个时候已然展露头角,与钱肃乐等人起兵抗清了。

  当初朱慈炯南下的时候便有意寻出此人来辅佐于他,只是到了南京之后,千头万绪琐事繁杂,时间一长也就忘了,万万没想到张煌言参加了今年的会试,还一纸答卷送到了他的眼前被自己定成了状元,当真是金子总是会发光的啊。

  朕之圣武朝官员缺额颇多,此人既然文武双全,又有治理一县的政绩,朕当不吝简拔……

  在场数位大臣心里不由咯噔一下,倒是史可法、高弘图面不改色,似乎早已习惯,军中就不说了,那个江阴小吏不是骤然间便被提为公安部副部长了吗?现在要重用本朝第一位状元郎,委实算不得什么大事。

  朱慈炯稍加思索道:“就让这张煌言先为翰林院修撰,半年后入职参谋总部,挂厅长衔,前往水师衙门升任参谋长。”

  众位大臣无不暗松一口气,他们最担心的就是天子见才心喜,一下子将张煌言提拔成为文官系统当中侍郎一个级别的高官,这圣武朝廷有一个阎应元就足够让人不爽了,要是再冒出来一个,就算此人是状元,哪怕张煌言日后能做到内阁辅臣,但没有按部就班慢慢升迁,总是官员中的异类,也更让人不爽,对张煌言史可法还是很欣赏的,要是天子冒然大幅度提升其官,张煌言日后在官场被排挤也就可以预见了。

  现在天子让张煌言当翰林修撰,倒是附和大明惯例,无非就是增加资历,日后入阁也就成了顺理成章之事,没有丝毫出格的地方,至于半年后入职水师参谋长,说起来也就相当于一部郎官,升迁速度虽稍显快了些许,但水师参谋最多也就算是半文半武,让堂堂一位状元不走文官仕途,说起来倒是有点屈才了……

  其实朱慈炯哪里能想到这些,他让张煌言入翰林确实是存了以后让其入阁的打算,内阁阁臣差不多相当于后世的中央常委了,这样的机构朱慈炯一时半会间并无裁撤掉的打算,那么选什么人入阁就非常关键,不但要忠直还要有能力,这张煌言完全符合条件,不足之处无非就是年龄太年轻,资历太天缺乏罢了。

  让张煌言入水师则是朱慈炯因为其人而想到了郑成功,大明以后的战略重心之一便是取得海洋霸权,进而征战海外,可大明陆军虽强横无匹,但现有的海军力量却不足为道。

  大明现有的海军力量只有掌握在郑芝龙手里的上千条战船,但不要说郑芝龙活脱脱就是长了反骨的佞臣,大明势弱之时便阳奉阴违,海军俨然成了郑芝龙的私军,前些年满清强盛之时更是与皇太极勾勾搭搭,现在大明复兴,心思虽有所收拢,但要说郑芝龙对大明有多忠心,那简直就是个笑话。

  喜欢明末皇太子请大家收藏:明末皇太子20更新速度最快。

  请收藏:https://m.xcshu.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