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十六章 洛阳沦陷_晋坞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首先刘曜因为王弥先入城而不高兴。破城之后,刘曜认为洛阳四面受敌,不是久居之地;而王弥怨刘曜把洛阳烧了,还骂刘曜不懂得洛阳的战略地位,不是做帝王的料。

  且不说这些小道消息真实性如何,至少可以看出这两人不和。另外,桓景算看出来了,刘曜的关注点往往从军事出发,而王弥看重的是财利和战略大局。

  桓景撇了撇嘴,打开第二个竹筒。

  第二件情报来自蒙城苟晞那边的商队,是第一件情报之后几天送来的。主要描述的是苟晞方面的变化。这份情报语言就简洁多了,一共只有简短的两条,桓景看着相当喜欢。

  首先,情报给出了苟晞最近军事部署上的变化。苟晞离开了蒙城,去往陈留仓垣,与统属于他的乞活军陈午部会师。而他的一支偏师由王赞率领,在石勒重回许昌后,从阳翟一路撤回阳夏。

  等等,阳夏,桓景的目光停住了。那不是张平的地盘么不知道私受了石勒官位的张平和苟晞会发生什么碰撞。

  然后,情报描述了从荥阳前线传来的消息。那几个姓荀的高官:司空荀藩和他弟弟光禄大夫荀组,还有侄子中护军荀崧率领文武百官在荥阳密县设立行台。

  之前从洛阳逃出后这些人去了哪里的问题有了解答。原来整个官僚体制都还在,只是抛弃了皇帝和洛阳百姓而已。桓景不禁啧啧,这帮人考虑自身性命倒是挺有一套。

  另外,桓景还发现了荀崧这个名字,不禁想起了很久以前看过的一部穿越里,这人好像是男主的岳父。但那个女儿的名字怎么也想不起来了。

  他接着往下看,是行台颁布的具体措施。首先是推琅琊王司马睿为盟主。这是个好消息。之前司马睿表奏他们的那些官职,现在不消说会变得更有号召力。

  接下来是一长串官职任命的消息。这些人里没有几个桓景熟悉的名字,只有一个荥阳太守李矩是他穿越之前了解过的,据说这人打仗特猛,一度收复过洛阳。虽然不熟悉其他的人,但桓景还是把这些信息抄录下来:之后都是需要去好好打交道的。

  他特别注意到,苟晞并不在其中——看来荥阳这群文武百官,和苟晞并不是一条心。难怪之前苟晞希望皇帝移跸仓垣,朝廷要百般拖延了。即使到了这个关头,还要内斗,看来西晋的灭亡并不只是军事上的问题。

  半吊子历史爱好者桓景在这里其实犯了个小错误。不像东汉西汉,晋朝的划分人为的成分更多一些。然而如果说以司马邺荀藩为首的这个后来去了关中的集团最终亡于内斗,似乎也说得过去。

  最后,信件附录了一条消息,秦王司马邺也从洛阳跑了出来,被荀藩接纳。信件尤其说明,这个司马邺是荀藩外甥。桓景微微一笑,难怪之后司马邺会成为西晋最后一个皇帝,原来荀家的能量如此之大。

  放下情报方面的消息,桓景拿起了桓宣寄来的信。

  他之前让桓宣去南边坞堡主那边召集军队,本来只是一个闲着。他当然不指望坞堡主的家丁能起作用。但只要有召集军队这个行为,那些人至少不会从背后捅刀子。这一回桓宣寄回信,大概也是什么寻常的消息,比如军队已经召集完毕之类。

  他随意地摊开帛书,但一眼就愣住了。

  桓宣已经占领了青丘坞,控制了坞堡和谯城之间樊雅赖以为生的渡口。

  这比桓景最乐观的估计还要好上一万倍。只要控制了渡口,不仅困守谯城里的樊雅失去了经济来源,更重要的是和北方坞堡主的联系也被切断了。这样樊雅这个谯郡太守,已经成为了瓮中之鳖。只要自己挥师向北,那些坞堡主肯定望风来降。

  他高兴得简直要手舞足蹈。这个弟弟看来是大才,自己小看他了。

  只是这一切是怎么做到的呢?桓宣手下可以说是顶弱的军队了,占领守备森严的青丘坞简直像是魔幻剧情。

  他迫不及待地往下,想看出个究竟。

  请收藏:https://m.xcshu.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