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十二章 洛阳或平阳_晋坞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面对桓景在侧翼的威胁,石勒或许能够停止继续进攻豫州。

  第二个声音则来自大多数流民出身的军士,和祖逖的旧部。他们都对王含父子丢了兖州和洛阳并不惊讶,甚至有些幸灾乐祸。毕竟王敦先前靠着背刺祖逖诈取的地盘,现在丢了,简直是现世的报应。

  当然对于祖逖旧部而言,祖逖在平阳的消息也刺激着他们纷纷请战,要打进平阳,救出祖逖父子。这一派人自然希望桓景不要分兵去应对石勒对河南的进攻,只是守好崤函就行了。

  平阳和洛阳,只能选一个。

  “有些人让我进攻平阳;有些人让我撤军,转而进攻洛阳。依二位的见解,当如何处之?”桓景召来温峤和卞壸,询问对策。

  平时常常意见不合的二人,此时的意见却出奇的一致:“攻平阳为先!”

  卞壸的理由是基于军心考虑:

  “平阳近而豫州远。豫州旧部坚持将军东进,不过是因为一些稀薄的故乡之情。为了这些虚幻的乡愿,而抛弃对将军有恩的祖公,是为不仁。何况祖公在流民中威望甚高,一旦弃之,则军心大坏,未必能如愿拿下洛阳。”

  温峤则提醒桓景从现实的层面考虑:

  “除了劝主公攻平阳的,和劝主公攻洛阳的,更多的人其实是在观望。不止河东刚刚投诚的薛家、柳家和裴家;也有关中的百姓们——他们可都不是主公的同乡。

  “洛阳不过是一个空城而已,得之无益,反而会分散兵力。主公若是攻洛阳,则说明主公还是个眷念故乡,管不住同乡的平庸之辈。

  “而平阳是战略要地,得之则可进取并州。若是攻平阳,管主公拿不拿得下,那就是在告诉河东的大族和百姓,告诉他们主公其实在意河东和平阳,告诉他们主公在意着进取天下的出口。”

  桓景也有意继续进攻平阳,好不容易击溃了刘曜的主力,怎可半途而废。现在见两位谋臣都赞同北上,桓景最后一丝疑虑也消失了,于是大军立刻从临汾出发向北,直抵平阳(今临汾)城下,将军队在城外分三处扎营,事实上包围了平阳。

  到了平阳城下,桓景才发现这座城池似乎并不好打。原来平阳城的城墙又高又厚,是从刘聪继位之后,就不断地加固,最终筑成的坚城。毕竟刘聪自己就是攻进平阳城中,才夺了他兄长的皇位;他吸取了先前城防不足的教训,所以对修城格外上心。

  当初刘曜自己围平阳的时候,就围了半年才拿下靳准守的平阳城;现在自己守平阳,更是无比熟悉。所以虽然刘乂透露给了桓景许多平阳城的薄弱之处,但桓景派斥候探查之后,发现那些漏洞都被补上了。

  不过桓景倒也不急,他先细细从匈奴逃兵嘴里打听平阳城中的情况。在得知刘曜自败走平阳之后,整日喜怒无常,残

  请收藏:https://m.xcshu.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