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八十三章 临晋之战(六)_晋坞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所以也就没有动力突围。

  战事很快结束了。

  凉州的骑兵以赳赳之势直入新军的阵地,桓景这才看清领兵前来的,是一员虎背熊腰的大将,桓宣跟在他的身后;而老朋友阴元则在来人一旁骑着马,笑嘻嘻地捻着须:

  “这位是牙门将韩璞,乃凉州名将,先前也曾为天子解围,只可惜长安联军心力不齐,最终功亏一篑。今日依约而来,本来做好在贵军战败后和刘曜相持的打算,没想到贵军远比老夫想的要坚韧。”

  桓景也在马上拱手,半是客套,半是真诚:“若非贵军依约而来,我军恐怕就撑不住了。”

  “凉州人,从来说到做到。”韩璞话不多,但声音异常干练。

  众人大笑,趁着军士打扫战场的间隙,开始攀谈起来。

  原来,凉州的军马本来在数日之前赶到了长安,听闻桓景已经去临晋之后,就又赶赴临晋,终于在一日前赶到刚刚解围的临晋,见城墙上有战斗的痕迹,赶紧询问城中的桓宣,这才得知桓景已经率主力前往突袭刘曜的侧翼。

  而这时,败兵刚好传来陈安被刘曜击溃的消息。桓宣稍稍一推断,就发现哥哥的情况已经很危急了,于是赶紧向韩璞求援。

  韩璞当机立断,选择立刻抛弃步兵,只带骑兵前进。甚至本来作为聘礼送给桓景的战马,也让军中稍稍会骑兵士兵骑上,如是居然凑了万余骑,就心急火燎地朝战场而来,总算没有失约,赶上了最后一击。

  在听完桓景转述战场经过,陈安是如何失败,最终只能自己独自面对刘曜之后,韩璞摊手叹道:

  “陈安有勇无谋,难怪失败了。不过他手下的那些氐羌兵,皆是各怀私心之辈,又分散在各个部落。如果他不第一个上,恐怕没人跟着上啊。”

  “话也不能这么说”,桓景刚刚从斥候那里听到蒲洪的消息,大为惊讶:“这次足下冲锋,之所以如此顺利,也是托了一个叫蒲洪的氐人对敌军假投降。”

  韩璞仰头回忆片刻,点点头:

  “也是,氐羌之人也并非全是色厉但薄之辈,我们来的路上,见到一个叫姚弋仲的羌人,正在奋力收拾残兵,准备再战,但就是不朝战场开进。”

  桓景有些好奇:

  “为什么?”

  阴元从一旁插话解释:

  “那个羌夷说,先前战败,不敢在取胜之前战死,因为没脸见陈安;又说不敢在没有整顿好兵士之前就上战场,因为没脸见桓使君。嘿,这家伙倒是一点不遮掩。”

  看来在原时空后世纵横关中的氐人羌人,原来也就蒲洪和姚弋仲靠点谱。经过陈安失败的冲锋,氐羌各部除了这两人的部众尚存建制,其余都已经被打散了。

  不过,对于已经获胜的桓景而言,这倒也不是一件坏事。从前还要仔细思考和陈皮部的关系问题。现在陈安一死,而氐

  请收藏:https://m.xcshu.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