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十五章 潼关行(二)_晋坞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种险关,还是不要有什么动作为好。

  此时,见东方尘埃漫天,他儿子呼延朗以为晋军声势浩大,不禁感叹。

  “父亲,听闻司州军中骑兵皆是燕赵人,善骑射,非比其他骑兵。所以当初在洛阳的时候,河内王……”

  在洛阳之战中,呼延晏的儿子呼延朗在刘粲手下和桓景交过手,深知新军的利害,所以远远望见东方烟尘滚滚,赶紧劝父亲小心。

  “那是因为刘粲不会带兵”,呼延晏打断了儿子,眼神中微微露出一丝轻蔑:“你父亲我又不是没见过司州的军队,当初在端氏城下,游子远那个大荔杂胡守城,都可以挡得桓景差点回不了洛阳,你父亲是大汉司空,难道还不如游子远个杂号将军不成。”

  呼延朗不太服气,他在刘粲手下任事的时候,父亲只当他是个人质,所以先前在刘粲手下的军功,父亲都不作数,仍把他当个小孩子看待。

  “可是我军的数目,不过八千出头,和当初端氏城之战时游将军手下的兵员数目也差不了多少。”

  “混账。游子远手下什么兵?不过一群杂胡罢了,现在陛下也只敢让这些杂胡在京城守着那个晋人娘们,不敢把他们放在要地。我们手下什么兵?都是屠各精兵,如何会怕他?”

  原来刘曜带着三万人马出河东,只给长安留了五千人,给自己留了一万人。这一万人都是匈奴屠各部人,大多和呼延部有亲旧,刘曜显然是一方面猜忌呼延晏,一方面担心这部分同族面对更为正统的刘约临阵反水,所以反而将他们安置在了这里。

  话音刚落,东方的烟尘渐渐散去,城头上渐渐可以望见远方骑兵的面貌:

  原来战马的尾部都拖着一根树枝,先前之所以弄得沙尘漫天,声势浩大,都是靠了这个伎俩。而这些骑兵队伍不整,坐下战马也尚且矮小,大概刚过马驹的阶段。见到晋军这番光景,城头上顿时笑作一团。

  “你看看,这就你所谓的晋军先锋骑兵。”呼延晏用马鞭指着眼前三三两两、不成行列的骑兵。

  呼延朗闻言面红耳赤:“那么我们是应当全军出击不成?”

  “那自然不必,桓景派这些骑兵来不过是想诱我出战”,呼延晏一笑置之:“可是,陛下只是让我们守城而已,守好关城,老老实实做个乌龟就行。”

  呼延朗撇了撇嘴:“那……那我率选锋骑兵出城,去城外抓几个舌头回来行不行?”

  “那倒是没问题。”

  呼延晏数了数,城外大约有五六百骑兵,反正城外横直就这么点勉强能上马的兵,自己派一小队精锐骑兵就能轻易击败,还可以让自己这个儿子在军中刷一刷威望,于是就答应了。

  呼延朗称诺而去。这时另一个传令兵登上城来:

  “司空大人,长安的羊皇后来信。”

  呼延晏微微蹙眉:那个女人又不知道在玩弄什么诡计。

  “拿信来!”

  他接过帛书读来,信中细细碎碎说了一大堆,却都是在建议自己把守好潼关,为长安做好屏障,无论司州出了什么事情,都不要贸然出击,否则她可不能为呼延晏在刘曜面前求情。

  这不是废话么?

  呼延晏心里纳闷,潼关自己不守,难道还主动出击不成。平日里字字珠玑的羊皇后怎么会拿这种琐事来报知自己。

  想了半晌,呼延晏还是不知道羊皇后的用意为何。这时城门已经传来捷报,原来是呼延晏得胜归来。

  “父亲说得对”,呼延朗免去头盔,在父亲面前下拜:“我从前跟着河内王久了,都不会打仗了。司州军还是那群晋人,都不堪一击。我不过带着五十精骑突前,他们就望风而逃,我军马快,生擒了几个。”

  呼延晏余光瞥见城下站着十来个俘虏,看来就是方才前来挑衅的晋人骑兵了。他突然想到羊皇后方才的来信,心中一动:

  “都押上来!”

  请收藏:https://m.xcshu.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