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十四章 潼关行(一)_晋坞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然而潼关虽险,也不是不可逾越。

  原时空之后的历史上,有三次有名的潼关之战,第一次是在安史之乱中,当时安禄山在关外击败哥舒翰的二十万大军,随后顺势进入潼关;第二次则是明末闯王在陕县歼灭孙传庭的十万大军,随后入潼关,关中不战而定;第三次还是闯王,只是这次是闯王变成守方,带着在一片石战败后剩余的败兵与清军在通过血战十三天,最终失守。

  三次潼关之战中,除了最后一次清军是靠绝对优势打破潼关之外,另外两次都是进攻方想办法引守军出击,然后在关外想办法击败守军。虽说这次进军关中,自己的军队相较于潼关守军占据绝对优势,然而若是像清军那样在潼关下激战个半个月,恐怕刘曜早就警觉过来,立刻回军长安,这样即使拿下潼关也无济于事。

  不仅要拿下潼关,还要快速拿下,这就必须用到激将法,或许这时刘曜与呼延晏的不睦就可以利用上了,桓景心中已生一计。

  “先不岔开话题,公主您继续说下去吧。”

  “是”,司马宣宁欠身:“除了关中的布防之外,母亲还说到刘曜此行的计划,是先去河东招纳刘粲的旧部,随后进攻平阳。就母亲的估计,河东军肯定会归顺刘曜,然而平阳城坚,刘曜的部众尚需磨合,而靳准又知道城破后必死无疑,必然能够坚守许久。

  “所以,母亲希望刺史您能够再忍耐些。河东离弘农不远,哨探一定能够探知到刘曜的动静,到了刘曜出兵的消息传到弘农,再等三日,大概刘曜的军队就在平阳城下了,这时刺史再发起进攻,一定能够打刘曜一个措手不及。”

  桓景颔首,心中倒推着出兵的日子。刘曜和羊献容的信使应该同时从长安出发,大军比信使慢,而河东前线哨探收集信息也需要时日,估计两三天后自己应当能够收到刘曜抵达河东的消息。

  若是刘曜顺利接收河东军,那么他出发离开河东的消息也能很快通过旗语传到弘农;而若是羊献容估计不准,刘曜与河东军起了冲突,那就更好了,自己也能够坐收渔利。

  “我们已经等了两个月,再等三五天亦不迟,不过我们倒是需要好好想想,怎么利用这些时间布置好破潼关的计策。”

  “使君必有妙算”,司马宣宁低眉继续说:“我只需继续与母亲联系罢了。”

  她的目光扫完信件的最后一行字:

  “母亲最后还说,若能成功拿下长安,只是此行的第一步。真正的考验,在于接下来的行动。刘曜听闻长安有失,必然转头回师。他带去平阳的尽是军中精锐,大约有三万人;河东军又有三万。

  “如是六万人,即使需要分些军士留在平阳围城,也至少能带来四五万回军长安。母亲说,当年在端氏城与使君您交过手

  请收藏:https://m.xcshu.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