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十六章 蝗灾(一)_晋坞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起家伙,一队将蝗虫往北面沟渠处赶;二队去东面,点起第二道烟;三队去沟边准备,快!快!快!”

  虽然做了个临时保长,刘遐还是将村民当一直军队那样指挥。

  自从来到司州之后,作为桓景亲卫,刘遐一直没有仗打,不免有些郁郁不得志:老子从前在河北,可是立志做冀州刺史邵续手下骁将,也被邵续许配了女儿,器重备至,如何沦落到了今天这地步,竟然跑来做个保长。

  自己的志愿当是做个万人敌,谁成想,现在却要做个万虫敌。恨只恨当初被石勒击败,做了流民,一切只能从头开始。现在桓刺史似乎并没看出自己的能力,必须立功才行。

  可是去哪里立功呢?

  蝗虫也无非多长一对翅膀,比石勒的老营肯定还是好对付。既然是活物,就有能够应对的办法。而桓刺史说过,只要应对得当,治蝗之功等同于战场杀敌。

  所以刘遐心一横:得把蝗灾当胡虏来对付。

  他首先在村北面挖了一条一丈宽的深沟,那是他预设的主战场。而接着,他预设了两道烟幕,一道前置烟幕用来预先削弱蝗虫的速度和数量。而另一道烟幕在西面河边,用来拦住漏网之鱼。

  西面的第一道烟幕、东面的第二道烟幕,还有自南向北的村民,对于勉强突破烟幕的蝗群,就是呈三面夹击之势,蝗群必然因之退向北面沟壑,到时候再一举歼灭之。

  村民被刘遐分为三队,第一队全是青壮,挥舞着火把,甩动着狼芜、梿枷,将蝗群尽力向北驱赶。而第二队的老弱妇孺则负责适时点起烟幕防线。

  此时,虽然冲破第一道烟幕的蝗虫多得超出了刘遐的预想,但是第一队村民挥动的火把和农具还是勉强将蝗虫向北逼迫。

  成群的蝗虫什么都吃,什么都咬。坚持在第一队的村民虽然身着用麻布制成的防护服,还是不免被咬伤。不过,虽然成群的蝗虫是不畏惧死亡的,但村民挥舞农具带来的空气扰动,自然而然地将蝗虫引入北面——它们需要一个平静无风的地面将卵产入土中。

  正巧,北面沟壑之中,传来麦粒的香味,那是刘遐的诱饵。若是蝗群有知,或许会发现南面有一群张牙舞爪的村民,而北面还有麦香,预示着还有粮草可以啃!

  于是蝗虫真的向刘遐预测的那样,向北面慢慢移动。当然留在原地的蝗虫也不少,但刘遐只能关注蝗群最密集的地方了。

  “所有人,去北面沟渠。”

  此时,蝗群的主要部分已经进入了沟渠,沟渠里面,蝗虫或爬行,或飞舞,仿佛一条蝗虫构成的小沟。眼见这番光景,刘遐决定发起最后一击:

  “将沟填上!”

  张华遗书中有过解释,蝗虫之所以难以扑杀,能飞是一个重要的因素。所幸蝗虫即使能飞,也离地不高。于是可以将蝗虫

  请收藏:https://m.xcshu.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