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十一章 猜疑与蝗灾_晋坞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桓宣向白云坞疾驰,眼看白云坞越来越近。可是这时道旁传来呼救的声音,桓宣循声望去,原来是一个逃兵正在抓住一个少女的手腕。见桓宣疾驰而过,那少女大声呼救。

  桓宣犹豫片刻,决定还是救人为先,于是回马拔刀相救。可是那逃兵身手也还敏捷,见桓宣来者不善,拈弓搭箭,在桓宣来得及冲到他身前的时候,发出一箭。

  由于心中慌张,逃兵的箭射得偏了,中了桓宣的肩膀。而桓宣的战马继续向前,将逃兵撞翻在地,动弹不得。然而,桓宣也因为肩膀中箭,落下马来,也受了伤。

  这时,那个少女从桓宣手中夺过刀去,一刀结果了那个逃兵。少女随后又将桓宣扶上战马,只是取走了桓宣的腰刀以求防身,之后互相道声珍重而别。

  那个少女,不是别人,正是当时羊献容匆匆送出洛阳城避难,不幸中途变卖后又遭劫的清河公主,司马宣宁。

  公主一番叙述,在桓景兄弟二人听来,简直如同传奇一般。天下哪儿会有这么巧的事情。桓景依稀记得自己刚刚穿越那几天的事情,竟然能对得上。尤其是说到桓宣肩膀中箭,自己可是亲手包扎了那个伤口。

  “那把腰刀,我一直珍藏着,只是从来没有和夫君说过罢了。我房中左手边柜上第三箧中,便是那腰刀,夫君若是不信,可以自取验之。”

  桓宣最后一点怀疑也消散了:“我相信你,只是三年了,为何你从没和我说过这事儿?”

  “我希望夫君能因为我这个人而爱我”,公主叹了口气:“而不是这些过往。何况还是如此狼狈的过往。”

  桓宣没有说话,只是紧紧抱住公主的头。

  一场误会就此烟消云散,作为最尴尬的角色,桓景松了口气。

  “看来还是误会,如今误会消除了,还是神仙眷侣”,乘此机会,他赶紧打圆场:“弟妹不过是没有将信件报知罢了,毕竟事关整个司州,又来得紧急,所以先报知我罢了。”

  桓宣一愣:“原来真的是公事。”

  桓景点点头,将羊献容的那封信交到他的手上。

  桓宣读毕信件,刚刚感动的心情顿时烟消云散。相比哥哥,他更清楚蝗灾是怎么一回事。永嘉四年的蝗灾,虽然未曾波及白云坞,但当时在洛阳居住的桓宣可是亲眼见到田野荒芜、饿殍遍地的景象。

  “此事是弟妹母亲所述,不可能为假。只是因为她身份特殊,万不可公布来源。公主担心她先前和关中沟通是通敌,所以才特地报知于我,而不泄露于旁人。”

  桓景不担心桓宣会泄露公主的秘密,只是这个秘密到他们兄弟俩打止就最好,否则恐怕难以对付众人议论。至于公主与羊献容的这条情报通路,桓景还另有所图,所以也不打算禁绝。

  “我知道”,桓宣点头应道:“我们只说是关中探子来报即可。”

  接下来,两人匆匆前往议事厅。此时天色完全黑了下来,但事关重大,桓景思虑再三,还是连夜召集洛阳城中的全部亲信,令其会于议事厅。

  在宣布关中有探子传来消息,说是关中已经爆发蝗灾,不日将抵达司州后,桓景先定下了调子:

  “百姓听闻蝗灾来袭,势必恐慌。请在座诸君严守秘密,谋定而后动。”

  座中都是新军在洛阳的将校,还有温峤、卞壸这样的谋臣。将校们大多是流民出身,对于蝗灾是深有体会,几个在战场上骁勇无畏的将领,听得蝗灾二字,居然露出了恐慌的神情。

  “蝗虫是神虫,如今过境,是上天降祸,不可避也。”

  “蝗灾来无影去无踪,遇到单个尚可扑杀,现在已然成群,恐难治矣!”

  “不如逃去豫州暂避?”

  “永嘉年那次蝗灾,中原哪个地方没有遭灾?去豫州,就逃得了么?”

  座中议论纷纷,莫衷一是。

  请收藏:https://m.xcshu.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