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十九章 拖而生变_晋坞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而且,襄国北面的中山常山,正是受困的刘公一行人所在。如果我们把前锋推进邯郸,那么为了防守我们,石勒必然只敢驻守襄国一线,而不敢出兵两线开战,围剿刘公。而到时候,可以北联慕容氏、西边劝说投降石勒的晋阳守军反正,到了那时,我不信段末柸这个两面三刀的家伙不会背叛石勒。”

  祖逖思虑再三,这个计划确实令人激动,然而自己的手下还需要安抚,至少在惨烈的枋头围攻之后,也需要时间休整,或许可以比开春提前一些,但立刻进军似乎还是不妥。

  “足下的计谋很好,然而操之过急”,祖逖心想,还是得考虑全局,两头都要兼顾:“桓刺史,不如这样,我军先前围攻石虎,已然疲弊。先让我军休整十日,恢复士气,整备军需,然后再徐图北上。”

  十日?

  桓景虽然不想延误军机,但想来十日之内,石勒改变不了邺城、邯郸的现状,也不可能一口吞掉刘琨,那么这个妥协也还算可以接受。

  于是在桓景答应祖逖先休整十日的请求后,当晚两军回营暂歇。

  然而,休整到第六日时,一个变故发生了。

  这天联军营帐外,一支鲜衣怒马的使团浩浩荡荡地来到营前,一个大嗓门的家丁打扮的家伙策驴来到营前叫嚷:

  “奉天子命,天子使节并大将军、江州刺史王敦使特来慰劳江北诸刺史联军!”

  王敦?他怎么也来掺和一脚?

  听到这个消息,桓景突然想到自己完全没有设防的南境,不禁心中一颤。若是王敦不遵朝廷号令,侵占自己后方的土地,那么除了那个想给自己当便宜丈人的荀崧,根本没有人能哪怕阻挡一下其兵锋。

  但无论如何,还是先看看情况再说。

  桓景来到议事大帐,除了祖逖、苏峻这些熟人,一个身着华服、身形微肥的南方官员已经端坐在上首之位,不消说,这一定是天子的使节。另外一旁还有一个身形消瘦矮小的家伙,眼神尖利,不断打探着各人的表情。

  “居上首者,乃天子使节沈充沈士居,乃江东名士,吴兴人。现为宣城内史、龙骧将军,乃琅琊王的使节。”祖逖先是介绍了上首的天子使节,然后又指向一旁那个瘦子:“这位是钱凤,是大将军王敦的参军。”

  桓景看了看两人:这个搭配,很自然。

  一个是江东名士沈充,看来就是那些从前富得流油的江东土著,又说是天子使节,还做过宣城内史这种地方实官,看来是司马睿用来牵制江州刺史王敦的江东本土士人。

  而那个钱凤,身型消瘦矮小,一看就年轻时受过穷,而且也没有名士的风度派头,那么大概是个寒士出身,受王敦赏识,所以才死心塌地的做了王敦的人。

  司马睿的内府和朝廷中的侨士必然各怀鬼胎,所以弄了这么一

  请收藏:https://m.xcshu.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