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十六章 情报与酒精_晋坞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白酒是这个时空绝无仅有的,那么找到买家是不成问题的。

  “燕燕,我们库存还有多少酒。”

  “现在窖藏大概三五十坛。”

  如果说是提供军队,显然远远不够。但如果是作为样品,那么足够让几个军头信服了。

  现在桓景需要知道的,是以他们的生产能力,足够在保证吃饱的基础上产酒吗?

  “用你的方法,酒的产量大概多高,要花多长时间?”

  “五升粮食大概能产一升酒。但是现在产量不太行,因为器具不太够”

  坦率地说,桓景没想到酿酒这么耗粮食。难怪之前曹操、朱元璋都曾经下过禁酒令,就是为了保证主粮的供应。

  不过,如果拿去交易,一升酒能换回远不止五升粮食,还有大量的情报。这个产业还是值得的。

  既然刚刚燕燕说器具不太够,自己这个现代人可以考虑一下如何改进。

  “带我去作坊看一下。”

  燕燕领着众人来到作坊,其实说是作坊,只是一个小房间。有一个陶罐煮着小米,看样子只是为了把小米煮熟。

  而另房间一边则用一个大木桶混合着酒曲和小米。看样子正在进行发酵的过程。

  房间正中是一个形制特殊的木器。由两个木桶组成,其中一个木头接在火炕上,中间一个木头管子连接。

  “现在这个作坊很完整啊。你为什么会不知道怎么增加产量呢?”

  “我只是记得爷爷说过要这么酿酒,这些器具的形制,是他要我背下来的。他说只要我记得这个,就不愁以后没饭吃。但我并不知道怎么改进这些器具。”燕燕回答道,在她眼里,酿酒仿佛如魔法一般。

  桓景从来不知道怎么酿酒,但是作为工科生,看到眼前的木头器皿,一下子就领悟了酿酒的原理。

  原来酿酒分为三个步骤,一个是把粮食煮熟,这一步很简单。

  另一个则是发酵。待粮食煮熟后,先混合酒曲。不同的酒有不同的讲究,需要在不同温度的情况下分别发酵数天至数十天。

  待发酵完全后,就是蒸馏的环节,那个形制特殊的木器就是蒸馏器。一段盛放发酵好的粮食,一端则用来收集。

  对于桓景来说,酿酒的难点主要是经验性的,比如发酵的具体时长,最后蒸馏时候的火候控制。而这些对于燕燕反而不是问题,她全部背下来了,只是不知道怎么修改这个过程。

  拿过笔和纸,在一张纸上画了画,大致向众人说了一下怎么改造这个工序。

  首先是粮食煮熟,可以用一个烤窖而非现在的小陶罐。

  发酵用地窖,这一点只需要挖一个大坑就行。

  至于蒸馏器,如果要做大,也不难,主要是把木管加长。而同时木桶换成一个烤窖,边沿用封泥封好。

  经桓景估计那个烤窖可以放上三吨的粮食,按照本时空的单位,就是25石粮食。而如果燕燕说的属实,那么出酒率是20%。也就是说一个月可以产5石酒。

  另外,作为计算机系毕业的学生,他突然想到没有必要等完整个流程。可以加上并行处理和流水线。具体来说,就是发酵耗的时间最长,那么应该挖一大堆酒窖同时发酵。同时蒸煮、发酵、蒸馏呈流水线进行。

  “当然,未必能酿出好酒,得试一试才能知道。”他不太肯定的给酿酒的讨论收了尾。

  燕燕平静地看着桓景,眼中却闪着崇敬的光,他是少坞主也好,是“狐狸精”也罢,都不重要了。关键是自己的技能是死记硬背得来的,而桓景却知道怎么样改造这一切。

  或许远古造车的轩辕氏、品尝百草的神农氏也不过如此吧。又或许轩辕氏神农氏他们也是“狐狸精”?

  桓景没有察觉到燕燕的表情,他转身面向唐大脚,“既然有了产品,就让我们来谈谈商务吧。”

  请收藏:https://m.xcshu.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