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八十二章 飞来亲事_晋坞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从桓景营中带回的情报:桓景似乎说过,他此行从洛阳来,要的只是宛城。那么如是分析下来,桓景不过只取一郡之地而已,陶侃才是和自己不死不休的敌手,威胁自然更大。

  他赶紧修书一封,送往桓景的营地。开篇恐吓威胁一番后,只说自己有好生之德,会先撤离宛城,待来日再北上进攻司州;桓景若是识相的,现在就带着城中居民北撤,让出宛城。

  “杜曾认怂了,但不过缓兵之计耳”,桓景紧紧握住从敌营中传来的信件,仿佛一切都在预料之中:“依我之见,他的下一步就该是撤军了!”

  “但他营中还未有动静呢!”

  陈昭之已经急不可耐,而一旁的慢性子王仲坚看看老战友,又看看上司桓景,脸上露出了会意的笑容。

  “再等等,至少也得给他们时间收拾行囊不是?”

  果然,在纠结了两日之后,杜曾的马队方才结成一字长蛇阵,从其营中悄悄撤出,向南面疾驰,这一切桓景透过千里镜都看在眼里。在亲眼看见杜曾军队开始撤离之后,新军军心终于完全安定。

  原来杜曾下定决心,先命骑兵快速回援,自己再引军慢慢退还襄阳,以防桓景偷袭。他光靠骑兵就击退过一次陶侃,这一次骑兵加上江陵城的守军,再一次拿陶侃刷战绩似乎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于是骑兵先撤了一日之后,杜曾的步兵主力才趁夜拔营从宛城离去。桓景见到杜曾拔营而去,却并未立刻追击,只是命军队先进入宛城之中休整。

  新军迈着整齐的步伐进入宛城之内,沿街散发军中本来就不多的军粮,城中军民相拥于道,都赶来围观。他们面有菜色,但脸上一副劫后余生似的欢悦。

  道路尽头府衙前,荀崧长跪不起,桓景见状,赶紧下马,上前将他扶起。

  “若非桓刺史南下,全城良贱化作齑粉矣!”

  “若非将军尽力守城,司州军马有如何能够顺利救援呢?此亦将军之功也!”桓景温言抚慰道:“何况,若非令爱荀灌冲出重围,会见舍弟,与之前往洛阳报信,我还以为宛城已经陷落了呢!”

  听到荀灌的名字,荀崧抬起头来:“灌儿如何了?她怎么没有和你们一道前来?”

  桓景闻言,就将自己派遣荀灌前往陶侃处报信的消息,告诉了荀崧。

  听闻女儿无恙,荀崧愣了半晌,忽然向前一扑,用双手紧紧箍住桓景的腰:“恕鄙人冒昧,还请求桓刺史一事。”

  “但说无妨。”

  “刺史于南阳百姓,还有荀某有再生之德。若是此番灌儿得以生还,刺史亦是盛年,还望不以家门为鄙,行关雎之礼,钟鼓乐之!”

  若非好好上过语文课,桓景还没法一下意识到“关雎之礼”这个典故——这是要桓景娶荀灌为妻!

  桓景脸上闪出一阵飞红。

  颍川荀氏是顶级

  请收藏:https://m.xcshu.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