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十一章 兵临荥阳_晋坞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大半;城北流民帅魏该部尚有千余人,而各地坞堡主还能集结千余人。当然贵军先遣的两千人也在荥阳,不论伤病,总计有六千之数”,李矩叹了口气:“但胡虏有两万士卒,在洛阳附近驻守,其主将刘粲似乎是个花花公子,但其副将刘畅先前可是随刘曜攻陷过洛阳的,对此地情况极为熟悉。”

  “慢些说,慢些说”,桓景猜想,方才经过一番大战,城中人心大概已经焦躁不堪,需要让李矩好好平静下来。

  李矩深深的吸了一口气,随后开始详细描述荥阳的情况。

  原来李矩手下不过四五千人,且多为流民与各坞堡主部曲,可谓兵微将寡,全凭地利与战术上的奇谋在硬撑。

  先前刘聪命刘曜进攻长安之时,为了保证东面不被骚扰,就让亲儿子刘粲驻扎洛阳的废墟,使刘畅为副,对荥阳发起佯攻。虽然几次佯攻都被李矩打退,但是荥阳郡自身的损耗也极大,且不论能不能策应长安发起反击,现在即使是自保都十分困难,荥阳城几乎要陷落了。

  幸亏半个月以前,桓景先遣的王仲坚部第三旅两千余人赶来,算是解了燃眉之急:靠着新来的两千援军,李矩击退了刘粲最后一次倾尽全力的攻击。此次桓景沿途看见的,正是刘粲进攻过后的惨像。

  然而,策应长安的反击却遥遥无期。直到现在桓景的大军抵达荥阳,李矩才算看到一丝希望。

  桓景听完李矩的描述,开始踱步思考。敌军有两万人,不知有多少精锐,且有熟知附近情况的人在军中。考虑敌我双方对比,如果正面硬拼,即使以目前的人数,似乎并没有多大胜算。

  “那么李太守接下来的打算是?”他还是先征求李矩的意见。

  “原地固守,先看看机会。如果有机会就尾随反击。”李矩的计划还是老一套,稳扎稳打。

  “可是姑父”,一旁郭诵忍不住插话:“现在长安危急,如果我们还是原地固守,刘聪就不可能将主力从长安撤开。”

  郭诵毕竟年轻气盛,心里想的全是对抗胡虏的宏观大局。

  “但我的好外甥,你有什么妙计呢?”李矩反问道:“保全自己永远是第一位。至于长安,只能尽人事,听天命了。”

  “但是,现在大军集于荥阳,荥阳本地的粮草想必撑不了太久,必须速战速决。”桓景插入了谈话:“如果我军前来只是为了固守一时,等粮草补给用尽,就只能退军了。”

  一番分析从补给出发,似乎辩无可辩,众人都陷入了沉默。

  不过既然说到了补给,桓景眼珠一转:敌人的补给也不能保证充足,所以能不能利用这一点呢?

  “胡虏两万余人,总不可能都聚在洛阳吧?洛阳可养不了这么多人啊!”

  毕竟洛阳现在还是一片废墟,光是给养就不能供得起两万军队。而刘聪现在目光全在长安方向,补给肯定优先供给进攻长安的刘曜。在洛阳的策略多半是就地劫掠为主,这样就必须在洛阳各地分散开来,那么能不能各个击破呢?

  “桓司马说得不错”,李矩有些惊讶:“刘粲的军队确实分散为三部。他自己带一部,是屠各部的禁军精锐;刘畅带一部,是鲜卑和杂胡的偏师;还有本朝叛将赵染部,主要是晋人的叛军。三部应该都驻守不同的地方。”

  桓景脸上终于露出笑意,看来并不需要正面击破敌军,只需要各个击破就行了。

  请收藏:https://m.xcshu.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