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十章 土断(二)_晋坞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要求,也还望直说啊。”

  桓景捏了捏拳头,尽力约束住自己挠头的冲动:敢情是当我是个索贿的官了。不对,这是在暗示,如果自己在土断中偏袒戴家,便能收到一笔贿赂。

  没想到戴硕这个看起来浓眉大眼的家伙,小心思倒是不少。

  “放心,此番仅仅只是丈量土地,不会索贿的。”桓景斩钉截铁地说。

  “不必推让了,自古当官的,哪儿不能受点好处?”

  “我桓景作为谯地的父母官,是绝对不会收一点贿赂的。”

  听闻此言,戴硕突然从座位上起身。桓景还没有意识到发生了什么,戴硕就走到他面前,“扑通”一声跪下了。桓景不禁目瞪口呆。

  “内史大人,您要尽灭谯地高门就直说,何必故作姿态,来引诱我们犯下罪过,然后又将我们驱逐出祖辈生长的田地?”戴硕涕泗横流,桓景反而不知道该怎么回应。

  他终于意识到,之前在许家的行动,可把这些坞堡主吓得不轻。

  在愣神之后,他连忙搀扶起戴硕:“这又是何必,我桓景向天起誓,此番前来,只是为了算清楚土地田亩,绝无别的意思。”

  “先前足下许诺夏侯家成为谯郡太守,之后便将夏侯太守轰出谯城;足下又许诺许家能得到粮食,却将这作为罪名收捕许家父子。此番又来我们戴家丈量田亩,想必也有别的意思吧。”

  “绝无别的意思,否则,为何我还将许家的土地,分与你们一部分呢?戴渊是我好友,你是戴渊的从兄,也就是我的兄长。不可能拿你们家开刀的。”

  桓景当初在寿春时,只和戴渊有过数面之缘;而作为广陵戴氏,戴渊其实和谯地戴氏亲缘甚远,只是现在因为在朝为官,所以被遥尊为家主。

  两个和戴渊没什么交集的家伙,此时却都拿着戴渊来互相套近乎。桓景心想,要是戴渊知道此事,也不知会作何感想。

  见桓景并无赶尽杀绝的意思,又屡次提及戴渊的名号,戴硕这才缓缓起身,开始露出一丝喜色:大概桓景真是戴渊好友,戴家在谯国算是终于有靠山了。

  “内史的好意,我们心领了。只是不知既然内史不要贿赂,进行土断又有何好处呢?”

  桓景心想,暂时还不能图穷匕见,直接说自己之后要方便收税,或许军事上的需求可以作为一个便当的理由。

  “我之所以土断不是为了我自己那点小利,也不是为了桓家,而是为了天下。”

  “哦?”戴硕起了兴致,他显然还不太相信这套说辞。

  “足下以为,现在的天下是治世,还是乱世?”

  “是乱世。”

  “那么为何导致如此乱世呢?”

  “原因纷纭,大概是天数有变吧,还望内史能指教一二。”

  桓景将戴硕扶上座位,振声说道:

  “我朝灭吴之后,太康元年之时,曾经丈量过一次土地,得户数约二百四十万户,人口约一千六百余万人。

  “而两年之后,太康三年,全国再次清理土地,得户数约三百七十万户,人口约二千两百余万人。不过短短三年之内,人口竟然增长了如此之多,这未免太过奇怪,不知是为何?”

  戴硕答道:“慑于武帝灭吴的威势,豪族们纷纷上报户口了。”

  “而惠帝初年,经过太康年间十余年的治世,全国户数也不过三百五十万户,人口不过二千四百余万人。人口并未加增,户数反而减少了。兄长久为田亩之事,必然知道其中缘故。”

  戴硕沉默不语,收聚流民为家奴,隐匿户口的事情,自太康年间开始,戴家就没少干。

  人口不是没有增加,但朝廷统计不到的户口,自然不会进入史料,也不能变为赋税和兵源。

  桓景趁热打铁:

  “不知足下怎么看待逃难至戴家的流民呢?”

  请收藏:https://m.xcshu.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