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十九章 试探_晋坞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浅,人马可以淌水而过。此时对岸大约有两三千士兵,正淌水而来。除了行动稍稍迟缓些,倒和正常的进军并无二致。

  “放箭!”此时河岸旁,刘瑞所部已经开始了自由射击。

  桓景则让手下人马暂不射击,直到对岸军队行至中流,差不多进入射程之际,这才一声令下:“放箭!”

  和后世想象的不同,对于披甲的敌人,弓弩的杀伤力其实非常一般。尤其是弓,如果在射程之外,没有经过专门训练的话,很难射出精准的箭矢,即使射中了,也破不了甲。

  因为新军多为流民和佃农组成,之前受过专业训练的猎户毕竟是少数,所以桓景统一为新军配上弩,这样即使是刚刚进入新军的新兵蛋子,也能参与到战斗中来。

  但统一用弩,就导致射速低下,所以桓景才寄希望于齐射上。毕竟古代战争往往打的是士气,一轮齐射下来造成重大伤亡后,意志不坚的军队往往会不战而溃。

  果然,这一轮齐射,面对漫天箭雨,石勒军出现了慌乱的迹象,一些士兵已经开始往回奔逃。待箭矢落下,箭头穿过湿润冰冷的铠甲,深深地扎进肉体里,河中央顿时一片哀嚎,河水也开始泛起微红。

  “有擅退者斩!”突然河对岸一声雄浑的吼叫,

  “后卫先退,然后第四营,接着第六营......”那个声音有条不紊地指挥着,竟然硬是阻遏住了溃退的苗头,石勒军渐渐恢复了秩序,开始分营而退。

  新军还来得及射出第二轮箭,虽然又造成了一些杀伤,但是石勒军竟然有序地撤出了河面。

  桓景骑在青龙马上,举着千里镜,好奇地寻找着声音的来源,毕竟有能力把溃军重新聚拢起来的对手,确实是难得的良将。

  雨点不断打湿着千里镜的镜面,费了好一番功夫,他才发现对面河岸上,一个胡人将领正镇定沉着地发布着命令。他努力回忆着当初是否在石勒营中见过此人,但着实没有印象。

  “能率军万人,但我又没有见过的石勒大将,大概只有夔安了。”

  在石勒军中,夔安部往往扮演着独当一面的角色。想到这里,桓景不禁有些小得意:看来石勒真把自己当做一个劲敌了。

  “大人,此次石勒军在河中大约伤亡百余人,我方只有七人受伤。”

  那个满口大人的传令兵又来了,桓景叹了口气:此次算是小胜,只可惜没有放敌军渡河再反冲锋。如果半渡而击,或许战果会更大。不过,毕竟是击退了敌军,至少说明之前沿河防守加半渡而击的策略,应该是有效的。

  唯一的问题是——赢得未免有些过于容易了。夔安当年能在陈留和乞活军本部周旋良久,必然是个坚韧得像个牛皮糖似的角色。现在为何如此轻易地就撤军了呢?

  多疑的本能驱使着桓景继续思考,事出反常必有妖,但是夔安无故送了百余人头,到底是为了什么呢?

  雨点不住地打在兜鍪上,顺着帽边流下来。桓景立在雨中,观察着撤回对岸大营的夔安部,百思不得其解。

  无论如何,必须加强守备,毕竟现在还处于劣势。桓景想,对于对方的战略意图,还是不要徒费心力瞎猜为好。大不了你打你的,我打我的,守好眼前的防线,肯定没错。

  怀着这样的心理,桓景回到宁平城,将四千人分作甲乙两营,轮流去河边值班,昼夜不息。

  接下来数日,夔安又发起了几次这样零星的进攻,都被桓景挡了下来,前后送了数百人。其中一次甚至差点被打出半渡而击的效果,但每一次夔安部都成功地撤退了。

  他到底在做什么呢?

  这一天夜里,依然是下雨,听着帐篷外的雨点,桓景却睡不着觉,他还是觉得局面过于奇怪了。

  突然,一声炸雷响彻了整个军营。桓景惊坐起来,警枕被震得滚落在床边。

  “敌驻我扰!敌疲我打!”

  又一道闪电划过,映出了桓景煞白的脸颊。

  请收藏:https://m.xcshu.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