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十章 是时候了_官路逍遥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能力和潜力。

  第二天一早,潘宝山就叫上老王和伏广波一起下村,抽样几块,看地膜有没有受到损坏。

  检查结果还可以,只有零星几处有些许起角,而且并未大面积掀起。

  “用土盖严压实,确保增温保墒效果。”潘宝山对赶来的村干部说,“再过两天就要破膜放苗了,要集中在早晨进行,把幼苗顶部的地膜抠个洞,让幼苗露出膜外,造成的膜孔要处理好,要把周围压严实,注意要把苗叶都抠出来,不能窝苗,要不太阳出来膜内温度太高,容易把幼苗叶烤死。具体做法到时王站长和伏主任会与村里科技助农小分队接洽,村里要及时做好配合工作。”

  “还有缺苗的,要及时催芽补种,一天就是一寸长啊。”老王不失时机地插话进来,“除草也不能忽视,如果发现膜内有草芽,赶紧拿土疙瘩压上去,两天就能憋死,对付草苗大的有特殊工具,到时在科技助农小分队培训班上我会跟伏主任仔细讲的。”

  老王讲话的时候潘宝山不打断,知道他有点虚荣心,到老了才弄个乡农经站站长,很不容易。

  伏广波有数,一上午走了几个村子,不时戳老王,让他少讲几句。潘宝山看到后总是走到伏广波身边,把他叫到一旁抽烟,尽量给老王留出时间。

  工作效率不低,串的几个村子都是平常少去的,村支书跟潘宝山并不熟,不是很好意思磨蹭挽留吃午饭。

  潘宝山发现了这个规律,接下来搞基层调研的时候,最回避的就是斜沟村和大陡岭村,否则碰上鲁成升和王三奎那就不用考虑下一站了,几乎都能缠到吃饭,很耽误时间。

  但在专项摸底设施大棚蔬菜和金银花种植的时候,潘宝山就会直扑过去。尤其是近些日子大陡岭村的金银花种植项目,潘宝山没少费心思,苗木引进虽然由老王负责,可他以前没接触过,怕有闪失,所以盘报上都是跟他一起行动。

  苗木运回来后就省事多了,伏广波虽然也没有经验,但他年龄不大,头脑活络,知道去查阅各种资料,也算大半个专家。

  经过十几天的忙活,大陡岭村的金银花全部栽培到位,潘宝山松快了不少,不过有件事却让他感到些小小的不安,就是蒋春雨那女孩。在大忙的那段时间,蒋春雨一直跟在他后头,嘘寒问暖照顾得特别周到。为这事老王还提醒过他,不能乱来,这刘江燕才刚开始,还不能算是太稳定,所以千万不能三心二意。

  潘宝山对此也很清楚,给老王的回答很干脆,就算是以后稳定了,他也不会乱来,吃着碗里瞅着锅里的,多半没个好结局。老王对此表示高度赞赏,说当官的能有这觉悟,肯定能当大官。

  潘宝山听了慨然一笑,说什么大官不大官,不就是看地方嘛。在夹林,党委看齐

  请收藏:https://m.xcshu.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